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于余隆,魏松,大家来聊聊 [复制链接]

查看: 4600|回复: 14
11#

去听过一次魏松的现场,刚好他那天感冒,没啥说服力。
TOP
12#

感觉国内的指挥对乐团的驾驭能力稍弱一点。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13#

原帖由 李寻欢 于 2009-2-9 9:49:00 发表
感觉国内的指挥对乐团的驾驭能力稍弱一点。

可能是双方的问题。

从指挥来说,没有更多办法,尤其不知道需要的“声音”该怎么出来!如乐队的速度上不来,怎么办?有的指挥是使劲的提示,特别大的动作,特别强势的样子。傅仁长说,这种办法往往适得其反。他在德国留学的体会,不能等乐队,要加快手势的速度,提示乐队跟上。现实中,德国乐团这么做,可能没一点问题,但是,真要中国任何乐队这么做,问题很多。这涉及到乐手的素质问题。一个乐手好办,凭借个人技巧就行,但一个乐队的不行了。

说一个具体的,也是现实的问题,中国所有乐团,都是缺少低音的。现在知名的中国指挥中,有哪个指挥有办法解决?Brendel老兄说香港乐团和深圳乐团的区别,就是低音好一些。这个问题,现实中是很难办的。

中国的乐手,无论从专业还是自学渠道出来的,绝大多数都一个样,个性太强。如音乐学院毕业的,他们走的都是成为音乐家独奏家的路子,通俗说,他们对做乐手是不屑一顾的。感觉他们相互不主动配合,其实是不知道配合。因为忽略室内乐练习。这些年开始加强,但这不是几年时间就可以改变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4#

傅仁长是厦门爱乐的吧。
TOP
15#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2-9 10:41:00 发表
原帖由 李寻欢 于 2009-2-9 9:49:00 发表
感觉国内的指挥对乐团的驾驭能力稍弱一点。

可能是双方的问题。

从指挥来说,没有更多办法,尤其不知道需要的“声音”该怎么出来!如乐队的速度上不来,怎么办?有的指挥是使劲的提示,特别大的动作,特别强势的样子。傅仁长说,这种办法往往适得其反。他在德国留学的体会,不能等乐队,要加快手势的速

是啊,对于缺低音的问题深有感触,07年北京音乐节,我听的巴伦博伊姆指挥德国国立交响乐团的现场,人家才4把倍提,而两天后是中国爱乐,是6把倍提,可是德国国立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音色平衡感)比中国爱乐真是强太多了,我认为这个区别远不止乐器的因素,人的因素占主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