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Podium .5扬声器 (3) 音乐会常客肯定「中招」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602
|
回复:
2
Podium .5扬声器 (3) 音乐会常客肯定「中招」
[复制链接]
查看:
1602
|
回复:
2
发送短消息
UID
131825
精华
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避震梁
金线梁 / 避震梁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54-10-15
帖子
2058
积分
2197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1-18
避震梁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1-23 05:01
|
只看楼主
避震梁按
:本文
转载自香港
HiFi
音响杂志主编刘志刚
(
即香港乐评人沙维奥
)
稿件。
Podium .5
最杰出的一瓣是整个声音的协调一致。仅一个音盆单元的全音域喇叭(无分音器)在一个较窄的频宽内,声音也协调;但
.5
除了频宽很阔外,还有许多优势。同文
Thomas
在评
Focal Electra 1037 Be
时讲到瞬变「快到听唔切」,而铍高音单元所演译出来的高频有非常平滑的线性。我也在大房听过
1037 Be
,我要宣告:
0.5
比
1037 Be
更「快声」,而论及高频线性(
linearity
)
——
耳听为凭
——0.5
的线性更好!敲击乐的声音特别真实,也许与超级瞬变有关;「就在那里」的感觉鲜明。听
Philips“PepeRomero
-
Flamenco”
的踏台板,我目瞪口呆;不仅空间感临场感特别优异,舞者步伐的轻重缓急,个中变化之丰富似是前所未闻:
grading
特别多。是鞋碰地抑或脚掌位置踩下去,分辨得异常清楚。
大面积的震膜是不是弦乐群奏(
mass strings
)感优异(听来更觉「人多势众」)的原因?听大牛筋(
double bass
)录音,音染重的喇叭会令它听似有电子扩音的牛筋。
.5
呢,很明显的「木匣味」(记住:
.5
是没有木匣
/
音箱的设计),令你知道这不是电
bass
而是
acoustic bass
。大提琴(
cello
)也是一样,作为
cellist
我敢大声讲:大提琴琴音的
bloom
(不是
boom
!)非常真实,声音不只是向前扩散而是向上下左右同时扩散开来的。(为甚么不向后扩散?因为给
cellist /bassist
的身体吸了!)听古筝,声音是从筝的四方八面辐射出去,而不是笔直的集射向耳膜。我忽然想到,平常听的古筝录音,筝不是平放弹奏而
90
度垂直于水平线来弹的!
Podium .5
的临场效果赢它们一百条弥敦道。
你要
Watt + Puppy
那种「扑穿头」的
dynamic kick
,
Podium .5
是不能满足你的;但另一方面,在大瓦数后级的推动下,
.5
虽「踢」得不太凶狠,但由于它瞬变快如闪电,所以听电子和
Metallica
也能提供我一定的过瘾满足。播大鼓,它可以「楝」一下令你觉得是直槌落地的;这本领可不是每款八吋低音的音盆式音箱都做得到呢!勿以为
Podium .5
不能真实回放
drum set
,听
JK Drum Improvisation
(
Sheffield Lab, Drum andTrack Disc
;也可在
FIM“SuperSound
!
”
找到这一
cut
音乐),我以为自己去了
band
房!当然,倘若你坚持在那些又狠又结实爆炸力的系统上听到的那种鼓声「是录音监制想大家听到的」(而不是站在
band
房里听到的较富室内残响的声音),我不跟你争辩。
两个有趣的发现
有个有趣发现是,当站在
Podium .5
屏风侧面(
edge
)时,声音是正常的。其它屏风例如
Magnepan
和
Quad
却是「冇声」的:它俩前面的声跟背后发出的声音互相抵销掉。换言之,
Podium
屏风是几乎
360
度全面发声的。二、用音盆及音箱式喇叭,当音量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声音是大得吓人(令人心慌)的。倒不是惊烧机的那种心情,而是一种原始本能(自我保护)的恐惧
——
你想躲避会损害听觉的巨大声浪。但,可能由于
“Palinaudiodromes”
的发声特性,同样是扭至声音过大(不必要的大),
.5
不但「面无惧色」(顶得顺有余),发出的庞大声音却不会令人有「想躲避」的压逼感。
砝码对声音影响大
香港代理也许是基于「家居安全」理由(恐怕扬声器向前倒下来会压伤小朋友?),也许是基于「校声」,为每只
.5
的后脚(我一看就想到大提琴的
end-pin
)套上大小砝码各一只。「佩戴」上重甸甸的两个砝码,没错是即使「恶意」想把扬声器扳倒都很困难;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
Shelley Katz
的原设计是每只屏风的正面微微「翘起望上」(
tilt up
)的;然而后脚给套上直径达
14
厘米
的大砝码后,发声板成了垂直于地面的状态,不翘起了。这一招无疑是激进地「更改了原本的设计」。
如果这招令
Podium .5
更好声,那当然额首称庆。不过,以韩拔、陈海川和我当日做
ABC
比较(
A
是大小砝码都用,
B
是只用小砝码,
C
是拆走大小砝码),结果是两个砝码完全拆走,对声音是有百利无一害。
即使用拆下来的砝码仅由上而下压着
.5
的后脚(即那支一呎长
end-pin
),声音都不及由得整只扬声器自由震动。由于我们的大房是铺地垫的,换了在木地板或砖地板的环境,是否需要做
damping
就要试过才知。我明白所谓「最好声」是观点与角度,因此我不会说「砝码必须拆下」,不过我诚意建议各位有机会试听
.5
的朋友,尝试拆下听听
……
(
下期续完
)
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
BLOG
:
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分享
转发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淘宝:
https://autech.world.taobao.com/
网站:
https://autechhk.com/
微博:
https://www.weibo.com/aurumhificables
微信:au_tech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9022
精华
43
欢迎访问淘宝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老浦东
老浦东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9316
积分
3192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8-11
老浦东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1-23 08:22
|
只看该用户
也要顶一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1825
精华
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避震梁
金线梁 / 避震梁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54-10-15
帖子
2058
积分
2197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9-01-18
避震梁
论坛博士后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9-01-24 09:34
|
只看楼主
香港乐评人刘志刚(HiFi音响主编)极喜欢前后同时发声的Podium屏面扬声器,在HiFi音响试音室,表现泛音丰富,极具现场感。 试接上笔者新近设计的音箱线后,竟然有中毒的感觉,产生要据为已有的冲动。但他遗撼的是:在代理的试音室,却把Podium扬声器改成垂直摆放,发音面不再有任何仰角,使其发出的音波出现反射对撞互相抵消的情况,丰富的泛音消失得无影无踪。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淘宝:
https://autech.world.taobao.com/
网站:
https://autechhk.com/
微博:
https://www.weibo.com/aurumhificables
微信:au_tech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