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讨音响各频段的声音 [复制链接]

查看: 1200|回复: 0
1#
音响出什么样的声音才算对呢,我把一点心得写出来,不一定对,仅供发烧友参考。
  现在的hifi音响器材,不论什么档次和价格都能够把音频范围覆盖,音箱从30hz左右-20khz左右,功放远远
超过了这个范围。音箱和功放的频率覆盖是可以带负载的频率覆盖。cd机输出的音频信号也能有这个频宽。这
是音响能够在这个频率范围出好声的基本保证。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声音。
  一套音响系统要出什么样的声音才算是对得起这套系统呢?
  声音的低频比较难调整,原因有以下几个,一、声音的能量大部分在低频。二、音箱低频有一个低阻抗段。
三、音箱以外的系统供给音箱功率的平衡问题。
  炎黄第一鼓这张碟大多数发烧友手中都有。第一首两分钟左右有低音鼓的演奏,低音鼓要有形体、密度、重
量感,能够分辨鼓槌声音的感觉、鼓皮的震动、鼓箱声音的厚重和悠长呈波浪形状的余韵。这套音响系统的低
频也就算不错了。第二首、第五首曲子中乐器的声音对音响中频段的厚薄相对比较敏感,第二首镲的声音频谱
很丰富,首先声音要成为一个整体,不能散。镲的字头在声音结构中,频率最低,要有包容镲整体声音的态势
。中音薄,镲声音的低频就少,或者没有了,留下镲几个散的高频的声音。这首曲子细节、层次比较容易表现
。第五首是板鼓。从板鼓的鼓面看,鼓皮蒙了全鼓面,从鼓后面看,真正参与震动的鼓皮面积很小。所以,板
鼓的声音有很强的木质感,比较轻的鼓皮声。演奏中,鼓槌的落点不同,声音的变化要能表现出来。
第四首曲子应该是大锣,要有厚重的声底。这几首曲子能表现的不错,系统的中频基本能过去了。
  小提琴在音响中出来的声音要比现场听的要厚一些,这可能是麦克风对小提琴录音距离、角度加上实际听音
的小提琴档次的差别。
  魔鬼的颤音这张碟发烧友大多耳熟能详,第三首十八秒时的高音能有琴箱的声音,这样中、高频声音的厚薄
就差不多了。几乎所有hifi音响的高频延伸都能有,需要探讨的是厚度、分析力和软硬。声音硬了,余韵、谐
波、空气感就会差。
   一家之言,有不对的地方,请发烧友指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