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重要途径
视唱练耳课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为主旨的。它通过各种训练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变成清晰的听觉概念,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感受到音乐后,运用脑中“储存”的音乐语言来帮助审听、分析、概括所接受到的音响。而这些“储存”又源于平时的积累,视唱便是“储存”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否则,便会影响听觉记忆,阻碍听觉思维的正常进行。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同样,音乐思维也离不开音乐语言,音乐语言的积累是人们音乐思维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将一定数量的音乐语言——各种曲调进行,各种音程、节奏、节拍规律、不同调式风格、多声部的结合特点等储存在脑子里,才能有能力对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分析,并迅速正确地将其反映出来。
因此,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对促进听觉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积累除了在练耳过程和其它音乐实践中获得以外,还得依靠“视唱”这项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获得。因为:一是视唱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扩展音乐视野、积累各种音乐语言、丰富音乐感受与充实理性方面的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视唱内容的安排总是和练耳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某种内容的进行总是在经过了大量的视唱练习后才在练耳中出现。通过大量视唱在脑中储存起来的音乐语言便会作为听觉思维的材料发挥应有的效应;三是听觉训练大都要求将唱名反映出来,视唱便是惟一采用唱名这种演唱形式的,它无疑为掌握、巩固唱名概念打下了基础。
唱有助于听无可置疑,但视唱不能仅停留在唱谱阶段,而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音乐构成的各种要素,分析掌握音乐进行的规律及内在联系。经过不懈地日积月累,脑中将会储存丰富的被理解了的音乐语言,今后在所有的音乐实践中,这些“储存”便会出来参与你的思维活动,你的音乐修养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