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发烧友都在考虑,我的音响系统如何才能更好的再现原声呢。这是音响发烧友们永恒的话题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把音响系统各个独立部件分开来,对每个部件做分析.听音房及其声学特性,就做另外一个题目。
音响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电源供应。二、音源。三、功放。四、音箱。五、音响线材。
一、电源供应、交流电源供应是音响出好声的基础。电源要给音响系统充沛的能量,尽可能小的阻抗,音频全频带的平衡量感。一般情况,这里有三个环节。住宅电表箱以外的电线,听音房墙内线,插排线。
更力调音线材刘先生以他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一个建议,听音房墙内线要是七股10平方毫米以上的铜线,音响系统才可能出好声。
现在的情况是,住宅电表箱外的线,一般是40平方毫米以上的铜多股线,这个环节没问题。住宅电表箱内接线和听音房墙内线一般是4-6平方毫米的单股铜线。按墙内线的安全载流量4-5安培/平方毫米,足够一般家庭使用。音响系统最大功率不超过4000瓦,算起来平均功率应该够,但是音响大动态的瞬间功率不够,动态要受到压缩。另外,单股线的量频曲线向高频延伸衰减很大,多股线有比较平坦的量频曲线。音响电源线截面积一般在7平方毫米左右,才能满足不同功率的功放的需求。建议发烧友试一试,费钱费时不多。插排尽量直接接到墙内线上。
二、音源、大多数发烧友都使用CD机做音源。CD机要分析的是四个环节,电源,读码,解码,音频小信号放大。技术成熟的是电源和音频信号放大。读码和解码这两个环节基本是已成定局的东西。机器错码率对声音是有影响,但是和24K、48K取样频率比较,千分之几的错码率对声音的影响要小得多。声音的波形不是正弦波,不同声音有不同的波形,是很复杂的波形,在这么复杂的波形上取几个点就能还原原来声音的波形了吗?没办法,这一环节,只能认同。CD机电源和音频放大有成熟的理论、发烧的零部件,只要厂家稍微认点真,对声音优劣影响相比CD机其他环节,要小。喜欢DIY的发烧友可以在CD机电源上下点功夫。我听过许多档次不同的CD机,用心比较过,声音有差别,但是和音响系统其他部件档次之间的差别做比较,声音差别要小得比较多。对音响系统做粗略的分析,是试图找出系统中影响声音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暂时解决不了,也争取做到心里有数。即便是天价音响器材,对声音的保真还是有可探讨之处。
三、功放、音频放大电路的原理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功放的档次区分在发烧零件的使用。不同档次功放声音质量之间差别,比音源不同档次的声音质量之间差别要小许多。在探讨音响出好声这个问题上,功放首先过关。以前,我用过一台八十年代的日本二手功放,功放后面有一根电源线,我给去掉了,换成插尾座。100v耗电功率360w,估计乙类100wx2。声音的质量不错,也能算得上发烧的东西。
四、音箱、音箱出好声的关键是喇叭单元,喇叭单元技术指标的离散性比较大,厂家做音箱一般要严格配对,分频器的声音质量关键是原件的品质。音箱的幅频曲线不平最大要到-3DB,分贝是以对数定义的,-3DB差不多要增加一倍的功率。喇叭的阻抗频率曲线在低频端有一个下陷,这是低频难推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不同档次的音箱情况大体都是这样。不同档次的音箱在与功放功率搭配得当时,出来的声音的差别主要是音质和音色。
不同档次音箱和不同档次CD机在出好声这个问题上,音箱首先过关。
五、音响线材、音响线材设计理论在全世界到目前还没有完整形成,各音响线材厂家各自有自己的招,从线材结构到导体纯度,大多都尽了全力,到现在,看一看会是怎么样呢,大多数发烧友都有这个经验,一条线材一个声音,有的高频缺一点,有的低频缺一点。音响线材技术指标的离散性应该说是相当大。音响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对音频信号有控制的全频传输,声音不应该有自己声音的个性。大家都知道,音响系统接上任何导线都能出声,要让音响出好声,就不是任何导线都可以的。目前音响市场天价线材按全频传输这个要求,也还是有许多缺陷的。许多发烧友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商人误导,买了在自己音响系统上不太合适的线材。
评价一条线材要有两条,一是线材的共性指标,分析力,音质,音色,速度、细节等,二是线材的个性指标,是对自己的音响系统有好声的平衡量感。一条音响线材必须具备共性指标,不容置疑。个性指标可以有不同,不同音响系统对线材的个性指标有不同的需求。
这样粗略的分析,发烧友的音响的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音响系统出好声的瓶颈应该是音响线材。
真正的发烧是把自己音响系统的潜质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