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夏天,我拿到了ABC与李传韵合作的首张唱片——《琴魂》SACD版,这张唱片也成为了ABC的招牌产品之一,此后,我一直很关心是否会有后续作品,三年后,终于见到了<<名琴复活>>。
由于ABC和芝加哥著名琴商富什先生有很不错的合作关系,曾将《奇迹的制造者》等一批富什琴行的音像产品引入中国,因此,凡是ABC出品的小提琴唱片,自然少不了名琴。实际上,李传韵本身就是富什担任主席的斯特拉蒂瓦里协会赞助提琴的华人小提琴家之一,这张唱片和《琴魂》一样,也是在加拿大采用DSD方式录音,但没有出SACD版,从唱片说明里可知——《名琴复活》和《琴魂》是同一时期的录音,但《名琴复活》留到今日才发行,相信是有商业上的考量。
先说缺点,封面上“德国制作HD唱片”的标志很醒目,但CD碟没有IFPI编码,ERIC斑竹转述的解释是“IFPI编码是因为HD唱片正在试制阶段,下一批正式生产就有了”,既然还在试制阶段,为何就要推出这么多张HD唱片呢?是否太仓促了?ERIC斑竹继续转述——“现在的都是德国压,9月底整套技术会引进中国,到时会有一个新闻发布会”,我的理解是等引进到了中国,那么以后出的HD都可以在国内压了,因此也会有IFPI编码。如此一来,如果硬要挑刺的话,仍然可以说,这批“试制”产品的产地似乎不够严谨。
李传韵的技巧,没的说,他把拉琴玩的跟杂耍一样,让人眼花缭乱,时不时的穿插一些个人的即兴发挥,所以如果对着谱子听他拉琴的话,会发现突然“找不到北”了。正是这个原因,我觉得李传韵可以录制一张纯JAZZ唱片,ABC早期出品的那些JAZZ女声SACD,非常精彩,尤其是伴奏的几个洋人,JAZZ味很正,如果能再找来跟李传韵搭配“搞搞阵”,一定会出彩!个人觉得他们在一起录音,也不用搞很严肃正规的排练,大家一起玩,即兴发挥,反而能出很多闪光点 。《名琴复活》收录了一首格什温作曲,海飞茨改编的《不必如此》,恰好手边有DG出的海飞茨同名专集双CD,拿出来跟李传韵对比一听,嘿嘿,还是觉得李传韵更有JAZZ的天赋啊。
《焚心似火》旋律优美,当年叶倩文的演唱就已经迷住不少人,ABC去年发行的《拉起我心爱的小提琴》DVD里,收录的是华裔小提琴家侯宜佳的现场演奏版,李传韵的演奏,在技巧上略胜一筹,而且李传韵的个人风格在这首曲子里体现的也很明显。
整体而言,李传韵似乎太讲究技巧的发挥,在音乐内在的神韵的把握上尚欠很多火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可以有所提升。
感谢HIFI168和ERIC斑竹,感谢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