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二十九届的奥运会中(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是我最欣赏)




Hand in Hand、Barcelona无疑是现代奥运会主题歌中的华彩乐章,但那是可与不可求的历史偶遇,我们衷心地祝贺汉城、巴塞罗那,感谢Giorgio Moroder和Freddie Mercury把他们非凡的才能留给了Olympic运动。但是流行音乐波澜壮阔的80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
早些时候,在和一些同业朋友每每谈及此事时总会引发一番热络的讨论。作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局外人,也曾表达过以下看法(引用在下今年1月14日日志上的一段记录)——“咱谁都惦记着向hand in hand、Barcelona、甚至L.A.上的Olympic Fanfare靠拢,但谁也都明白这事儿真操作起来忒没谱儿,基本属于找死!你这回就算把Giorgio和John全都叫来打了鸡血,他们八成儿也没戏超越自己那些与80年代应运而生的经典。换条小胡同儿,甭非老憋着K歌那事儿,如果最终选用风格取向上不走那种高亢打远儿型的,而采用是一种简约幽思型,歌词依循那种三言两语的精练化,形式上不以歌曲本身为重点,就直接融到仪式整体气息中去,形成一种相运相生的隐性效果,那从我这儿倒觉得这帮同志们真挺牛X的了,不过那确实需要很大的理念勇气和创意冒险精神!”。
直到昨晚,我想我从开幕式上得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尽管和我心下期望的那种神奇效果有一定的差别,但主题歌的选用仍然不失为相当得体地展现了中国艺术哲学上"大音希声"的高尚智慧。我必须要向主办音乐的决策团队最终显示出的非凡勇气和同样非凡的理念贯彻决心表达由衷的致敬!NICE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