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怎样才能正确理解交响音乐的形象
我是这样理解音乐形象的:
1音乐没有具体形象,即使标题所示《如大海、月光、公主等》也只是联想。但有抽象形象《如热情的、幻想的优雅等》。或者说有特定性质,是人类可以明确感觉的。
2越具体的音乐离音乐特性越远,也越浅显,因为音乐不是反映具体事物的。反而如巴哈的大无之类无标题音乐则完全是音乐本身之美,你怎么理解都可以,但你必须感觉到好听,听的进去。这个好听就是巴哈大无的音乐形象《这个词如朱践耳所说不准确》。马太受难曲则是另一个好听。这二个好听完全不同,就是完全不同的二个音乐形象。
3、在我看来音乐的美确实耒目本身,一个动机怎么发展怎么组合。就如书法这一撇怎么斜,那一竖写多长多粗一样,不可多一分亦不可少一分。就是每首乐曲自有的特殊性。你把握住这个特殊性就抓到了这首乐曲的形象。
本人在音乐理论上是信奉德国汉斯立克理论的-即音乐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什么其它。至于你觉的贝多芬的月光是在描写月光那也没错,那是你的联想或者说是通感。但贝多芬的月光是左手-分解三和弦,右手-一个后附点………如果让我联想,不象月光,而是一个人在静思,时而有些思绪高涨,时而又低回,平静的思。怎么联想都可以。都不是这首曲的特定形象。这首曲的特定形象用音乐术语最无歧义。又如命运,全曲是那最著名动机发展开的。那动机是命运的敲门声?还是三个短音接一个长音。显然后一说法最正确。三短一长很有力量,很个性,简洁到不能再简洁。这就是贝五的音乐形象《在这里形象一词确实别扭,约定俗成的用法》
同好商磋,思考有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