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的困惑 二 [复制链接]

查看: 6643|回复: 26
21#

回复: 发烧的困惑 二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6-11 11:32:00 发表
  当旧不溜秋的二手的35A炒到人民币10000元的今天,聪明的商家会看不出机会?就是为......

棒!说到了问题的实处,以后烧友们应该往这方面下功夫了。
最后编辑贝多芬蒋 最后编辑于 2008-06-11 12:32:48
TOP
22#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以上同好所言皆有理,出发点不同,解惑一些如下:
     从科技角度看,LP胜在密度、瞬态、弱分折力等,特别是不亲切有距离感是数码音源不感人之源。犹如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观景,而LP象你走到山水人物中。或象反转胶片拍景与数码相机同理?

     从审美角度看,器材和唱片近年片面追求中性准确高指标,而忽视美学关于美是独特个性化与美是残缺的原则。造成审美趣味淡化、物化的趋势。
      
     本人器材:雨后c7、真力8030;CEC9300LP、cec5100、雅格美解码。等。
      胡思乱想不对拍砖,越拍越清醒。
在G弦上……
TOP
23#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丢!!都不想去类比了!

我觉得退一步等于进两步!!
TOP
24#

回复: 发烧的困惑 二

个人认为学习更多相关的电声知识就不再困惑了,就如管善群教授所说:科学和艺术是电声的两翼,这篇访问中提到物理指标与音质评价(听感)的关系,很意味深长的一段:

“目前的物理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还不能把电声设备的全部特性表达出来。用物理指标来表示电声设备的性能,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且我个人怀疑其中个别指标已经落到不必要条件里去了。就像用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一样,最多只能表现出他全部能力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要充分评价设备的好坏,目前除了测量其物理指标以外,还要靠听觉来测试。物理指标的测试高低好比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优劣,如果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很不好,说他是个好学生也是不对的,好学生的分数也不能太低。同样,如果电声器材的物理测试结果很差,那么这台设备就肯定是不好的,没有必要再作听音评价;但如果两台设备的物理测试指标都是合格的,指标较高的那台性能并不一定比指标较低的那台好。
....................”
择自:http://www.audiomercury.com/bbs/read.php?tid=247&toread=1
TOP
25#

回复: 发烧的困惑 二

原帖由 山河 于 2008-6-10 23:35:00 发表
1为什么LP总比cd富有音乐感,更宜感人。难道LP比cd更HIFI?
2为什么很多录音新版用了高科技还不如老版感人。
3为什么那么多老烧高烧去玩儿七十年代的古董器材,有许多高手并不是没钱的穷烧友。如35a频不宽、动态也......

赞同“山河”兄对第二点的解答。
我比较喜欢RCA 5、60年代的录音,平衡、自然、人性、松弛、宽泛,我也认同,那个年代的录音器材和水平是有限的,但录音师对音乐艺术的高水平的理解,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器材的作用并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附着到他们的录音作品,使得录制的作品更人性化。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26#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我比较喜欢6、70年代的录音,那个年代的模拟录音器材和水平是最高的,且艺术家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及录音师的音乐修养也普遍比现代的高,从而使录制的作品更平衡、自然、人性化。
大文豪欧阳修说:乐之道深矣…听于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于意,不可得而言也。
金嗓子DP-500CD机/C-2800前级/A-50V后级/威卓CR-one音箱
TOP
27#

回复: 发烧的困惑 二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6-10 20:35:00 发表
近来很长一段时间,老想不明白一件事情:HIFI与音乐性是成正比呢还是并不同步。
     如同步成比那么:1为什么LP总比cd富有音乐感,更宜感人。难道LP比cd更HIFI?
                             2为什么很多录音新......


其实如果有了一个正确的听音观,器材的能力也足够,在正确的听音取向及良好的调教器材之下,HI-FI性及音乐性并不冲突。而在器材能力实在很有限的情况之下,妥协才会造成HI-FI性和音乐性之间的取舍。
1.LP与CD之间在Cd机发明之初至今就一直存在争议,从来也没有那个胜过那个,在真正最高端的应用,CD与LP其实是平行的,LP与CD也都各具优点。最顶级的LP在最良好的调教之下,声音与最高端的CD机的声音几乎是一样的,LP的走向其实也一直在向CD靠齐,同样的CD机的走向也倾向于LP的一些优点,但到了两种载体都发挥到极致时,都是朝着更低的失真,更模拟真实声音的方向走。
2.新老录音之间也不存在哪个优于哪个之说,老录音有的是不可替代的优点,新录音却有着现代精密器材制作之下的精准度。都是不能以同一标准来比较的,所以这些录音的多元化才造就了发烧玩家更多的娱乐性。
3.老器材的情况有点类似新老录音的区别,风格不同而已,当然有些经典也不能抹杀,兼有怀旧情怀或人为炒作。。。复杂因素,因此发烧的群体也呈现多元化。

基于以上一些复杂的因素,在玩音响之初建立一个正确的听音观是很必要的,多找机会听现场,熟悉一些现场的真实声音,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多交流,有机会从前辈身上多吸取一些经验,这样玩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