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5月,法国指挥André Cluytens(1905-1967)突遇而来的维也纳初次亮相,并且还是跟维也纳爱乐,这次的公演给了他莫大的机遇,很快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邀请他去指挥Wagner的Tristan und Isolde,同年更得到机会登台Bayreuth音乐祭演出Lohengrin,成为首位出现在Bayreuth的法国指挥家。


虽然说其时他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指挥家,不过对于严格筛选定期公演指挥的维也纳爱乐来说他还只是“新人”,这次“冒险”的合作带来双方共赢的局面。1955年的维也纳爱乐也是惘然的一年,在1954年维也纳当时最重要的两位指挥相继离逝,首先是5月,Clemens Krauss在前往墨西哥演出期间忽然去世,到了11月Furtwangler病逝,维也纳爱乐一下显得群龙无首,它不光需要可靠的指挥对付1955年的公演,更加严峻的是1956年的初次访美,Cluytens、Schuricht、E.Kleiber相继进入视线,日后维也纳爱乐的首席指挥最大的希望是E.Kleiber,遗憾的是1956年1月在正当纪念Mozart诞辰200周年才开始,E.Kleiber急逝(太倒霉了,他再活多几年名气绝对要响得多),因此,1956年的美国之旅成了Cluytens和Schuricht共担的局面。
本唱片上的录音来自1955年5月15日的Cluytens跟维也纳爱乐初演,是“红白红”广播(意义应该是来自美国国旗。注:根据网友提醒,奥地利的国旗更为可信,见文末)录音,该广播是1945年被美国等“维和”的奥地利为美军所设立的,期间留下了大量的广播音乐会录音,在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签订国际条约重新获得了独立,设施也得到归还,录音室被奥地利广播协会转让,其中一部分重要的录音档案回到了维也纳爱乐。本初演记录了历史性的时刻,Cluytens展现了他招牌的热烈气氛和充沛的活力,他的音乐色彩亮丽鲜明,真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男人”和“魔术师”。




多谢erdathreeb的提醒,查了一下奥地利的国旗,的确是更纯粹的“红白红”,说法更可靠。
From YLJ.
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