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ymposium:巾帼小提琴家 May Harrison (Vol.3) [复制链接]

查看: 1204|回复: 0
1#


    英伦女子特别擅长于诉说凄美浪漫的故事,英国女小提琴家May Harrison(1890-1959)这张珍贵的录音可作为例证之一也。在20世纪的上半页,Harrison四姐妹在音乐界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她们跟当时英国的作曲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跟上流社会的人物也有打交道。作曲家象Delius, Elgar, Glazunov, Kodaly, Bax, Ireland, Quilter和Moeran都是她们的朋友,合作的音乐家则包括Kreisler, Casals, Melba, Beecham, Rachmaninov, Nedbal, d'Albert, Weingartner以及Nikisch。



    May Harrison是大姐,主攻小提琴,二妹Beatrice Harrison(1892-1965)是大提琴家,三妹Monica Harrison(1897-1983),小妹Margaret Harrison(1899-?)也是小提琴家。May和Beatrice在战前常合作小提琴和大提琴二重奏,Glazunov介绍了Brahms的二重协奏曲给她们,于是有了姐妹俩踏遍欧洲连续演奏这首曲子59次的历史记录。1914年Delius受邀请出席姐妹俩的一场音乐会,深受感动,表示要为姐妹俩写一首二重奏协奏曲。曲子第二年便完成了,作曲家亲自送上乐谱,并且题献给她们,在姐妹俩提议之下,几经修改,作品知道1920年才由姐妹俩公演。10年后当Delius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完成后,立刻找May演奏,再次深受震撼,当场把作品题献给她。



    聆听May的演奏,会注目于她轻巧的运弓,她弓法内秀,声音纤细柔美,带着一股阴柔的美。她的滑音带着19世纪的特点,滑音和揉弦有点Sarasate的味道,兴许很奇怪为何她还是Auer的学生?

    实际上在May身上,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她并入Auer的俄罗斯学派,在1908年前往俄国之前,她已经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学习多年,她的老师有Arbos(1863-1939)和Rivarde(1865-1940),Arbos是Vieuxtemps和Joachim的学生,Casals早年的导师,身受法比学派和德奥传统;而Rivarde也曾经是Wieniawski和Sarasate的学生,Carl Flesch甚至还误认过他是Massart(Wieniawski的老师)的学生呢!因此,这些混杂的血统使得May更像是法比学派的传人,录音听起来也是如此,虽然她的这些技术特点在Heifetz出现后是显得落后,但也总归是大家。



    这张Symposium的唱片是1989年的制作,虽然比小提琴系列第二卷1991年要早,但不知道为何成为了第三卷,不过看制作风格来看,前面三辑非常一致,应为同一时期的产物。里面的现场录音来自广播音乐会,是May Harrison留下的录音遗产中仅有的音乐会实况录音。

    Warlock和Bax的作品来自1936年2月3日,是国王George五世去世纪念广播音乐会,只有部分录音幸存下来,而Delius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三奏鸣曲来自1937年5月13日,国王George六世的加冕式,其中奏鸣曲的伴奏据说是Bax,晕。可惜的是协奏曲丢失了38小节之多,听着听着忽然就停一会,让人感慨录音以及保存之艰难。Moeran的作品不是现场,因此音质稳定好多。最后是1989年的新录音,是May Harrison写的The May Song,世界初录音,不知道是写五月节还是她自己的,搞不清怎么翻译才好?

    这张唱片的制作严谨,音质是极高水准的,虽然原始录音本身有许多缺陷以及丢失,但是我很喜欢这些录音。当然噪音是Niagara级的,非历史录音爱好者估计会晕阙。



PS.提到非常多的名字,大部分都是赫赫有名的家伙,要解释也很费劲,上帝保佑你认得吧。
2007-09-29.
分享 转发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