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2655
|
回复:
5
“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复制链接]
查看:
2655
|
回复:
5
发送短消息
UID
112019
精华
11
wsy2407@hotmail.com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智灵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1986-11-18
帖子
57
积分
13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7-07-25
智灵
论坛学士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1 17:14
|
只看楼主
一、解释“古典音乐”一词
“古典音乐”一词现在似乎成了西方二十世纪中叶之前的音乐的代名词,其实这样的称呼我认为既准确又不够准确,因为在长达几百年的欧洲音乐发展史中,“古典时期”只是指一个时代,即以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时期,在他们之前有巴洛克时期,在他们之后是更为漫长、更具影响的浪漫主义时期,所以仅以一个时期的代名词去代表整个时期显然不够准确,但综观欧洲音乐的发展,“古典音乐”时期的确起着举足轻重、起承转合的作用,海顿、莫扎特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运用发展到了及至;贝多芬则是以一种新颖的作曲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古典音乐”时期有资格去代名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因此沿袭至今,已被所有人所接受。
二、“古典音乐”离我们有多远
“古典音乐”也有人称之为“经典音乐”,这显得很贴切,而没有人会称之为“古典流行音乐”,其实它的确是“流行”过,流行于几百年前的欧洲皇宫贵族、上流社会之中,而这种“流行音乐”在被一位又一位的伟大音乐家不断翻新,至使其得以保留至今,在经过数百年的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依然经久不衰,所以被冠以“经典音乐”的美名,那它离我们有多远呢?真的很近,举两个例子:第一,作为当代中国流行乐坛上的一个人气偶像团体——SHE,她们出的专辑中有《波斯猫》、《不想长大》两首歌曲,似乎还相当受欢迎的,但她们这两首歌曲的主题旋律分别取自于克特贝比的《波斯市场》及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这无疑说明了新瓶装旧酒依然让人回味无穷,但可惜的是:又有几个流行音乐的爱好者知道这个由来?第二,手机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通讯工具,在几年前对手机这样定义还可以,而今实在不够恰当,因为手机已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一个视、听、娱乐等多方位的组合,手机铃声的选择往往让年轻人乐此不疲,为了标新立异,除了流行歌曲之外,古典音乐的旋律也时时在年轻人的手机中播放出,《卡门组曲》、《致爱丽丝》等等都是被选择的对象,可又有几个年轻人知道它们的故事呢?这就是我想说的,既远又近,就在你我身边的美妙音乐,而从未想过去探究一下是谁谱写的,这就是“古典音乐”永远只会停滞在这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的原因。
三、当代中国是如何接纳“古典音乐”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很难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就拿接纳“古典音乐”一事来说,显得欲速则不达,上海以其雄厚的经济为基础,拥有了如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世界一流的舞台,同样不惜花重金请来了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这样世界一流的乐团。看似天衣无缝,但只缺一流的观众,在柏林爱乐演奏《英雄交响曲》的乐章之间有了观众的鼓掌,在维也纳爱乐演奏《(布鲁克那)第二交响曲》时有人吃起了面包,当然一两个较为极端的例子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但面对柏林爱乐票价平均达到近千元的音乐会座无虚席,而面对杨颂斯率领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票价平均仅百元的音乐会却不到七成的上座率,而后者是仅次于前者的德国第二,杨颂斯之后还指挥了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想之所以造成这一迥然差别的原因仅仅是媒体的“抄作”罢了,这就可以看到上海的乐迷是多么的不成熟,所以有好的舞台加上一流的乐团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音乐是文化的一种,极抽象的一种,当然需要仔细去聆听、去品味的,才会感受到其美妙的一面,欲速则不达,文化内涵、道德修养,金钱的一味堆积显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四、“古典音乐”能否在当代中国得到普及
我认为就当代中国的现状而言,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有三,首先,“古典音乐”是扎根于西方欧洲的文化大环境中的,其体裁涉及很多领域:宗教、战争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化背景大相径庭的国度中要想普及,实属不易,同时,在当代中国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接受这一西方来客,不会很多吧。所以“古典音乐”必将水土不符,当然中国的音乐人也在做着努力,就如同“十二女子乐坊”将民乐以一种充满流行元素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一样,“古典音乐”也在走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普及之路,道路是崎岖的;其次,“古典音乐”是孕育着无限内涵与遐想的音乐种类,需要用心去聆听,而当代中国,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我们要的是GDP的增长、五年计划的超额提早完成,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整个社会也显得很浮躁,朝九晚五的人们哪有时间“浪费”在听音乐上,太奢侈了吧;第三,就是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如何看待“古典音乐”的,我想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以一种极不情愿的心态去接触的,为了升学加分、为了多一条出路,父母“逼”着稚嫩的孩子去练钢琴、拉小提琴等等,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另一个朗郎、另一个李云迪,可是他们都忘了学音乐更需要天赋!就这样当孩子们被“压”得透不过起的时候,“古典音乐”竟成了他们最厌恶的音乐,李斯特、车尔尼成了他们最讨厌的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远离了“古典音乐”。以上这三点足以证明“古典音乐”要想在当代中国普及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五、小结
这就是“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之间存在的微妙与尴尬的关系,“古典音乐”还是让它静静地流淌在欧洲人的血液中吧!
智灵 最后编辑于 2007-08-01 17:22:46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1027
精华
1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hav
hav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1274
积分
20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7-13
hav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2 09:19
|
只看该用户
回复:“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应该靠社会氛围慢慢培养,而不是一蹴而就。
从欧美来说,虽然古典音乐的地位仍然很高,但是和几十年前相比已是昨日黄花。在中国,民乐的地位都低到无人问津,古典音乐受冷落是很正常的。
我感觉这个社会太浮躁,成年人不是忙着赚钱,就是被住房、教育、医疗压的喘不过气来。只有那些不是那么极度最强金钱,又有一点空闲的人群,才比较容易培养出对古典音乐的爱好。青年人沉迷于电子游戏,对于阅读和古典音乐毫无兴趣。
整个社会没有学术氛围,古典音乐就更没有土壤了。
转盘:树莓派3+moOde / 原创A8S 解码:PS-AUDIO NUWAVE 功放:PSAUDIO-GCP200/GCA500 音箱:JBL-4331A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01849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拨弦弄影
拨弦弄影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989
积分
1016
性别
注册时间
2006-09-28
拨弦弄影
论坛博士后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2 09:24
|
只看该用户
回复:“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音乐”从来不是大众化的东西,所以出现了“流行音乐”。何必强求呢?
个人认为音乐是一种和灵魂共鸣的东西,可是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拥有自己的灵魂。
换句话说,如果全世界人都能理解贝多芬,贝多芬是该哭还是笑呢?
拨弦弄影 最后编辑于 2007-08-02 09:25:31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1226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讨厌有些人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帖子
22
积分
2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7-08-02
讨厌有些人
论坛发烧友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2 09:45
|
只看该用户
回复:“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喜欢`~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99073
精华
8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李商隐
李商隐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765
积分
1814
性别
注册时间
2006-06-30
李商隐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2 11:55
|
只看该用户
回复:“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好文。顶了。古典音乐已经是明日黄花,全世界都是如此。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0786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冷杉林316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帖子
77
积分
7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7-05-06
冷杉林316
论坛学士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08-02 13:37
|
只看该用户
回复:“古典音乐”与当代中国
说得好!金钱堆积是换不来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再罗索几句。玩得起器材得听不了古典音乐,听古典音乐的玩不了器材。
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悲哀就是将自己进化或者标榜成发烧友,然后像模像样地做起发烧友来。
人都发烧了,还能听到什么好音乐!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HiFi乐趣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