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悲剧场景——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
第8交响曲,C小调,Op.65,作于1943年,同年在莫斯科首演,由穆拉文斯基指挥。
肖斯塔科维奇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卫国战争走向转折的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称:“第7和第8交响曲是我的安魂曲。”相比较,这部第8交响曲充满了悲哀的气氛。当初,这部作品首演后曾被说成是反苏维埃与反革命的“因为肖斯塔科维奇在战争开始时写了一首乐观主义的交响曲,现在却写了一首悲哀的交响曲。”“因为现在我们在进攻,在消灭法西斯,肖斯塔科维奇却悲悲戚戚,这意味着他站在法西斯一边。”
这部作品包括5个乐章:1.柔板转不太快的快板。这个乐章充满那种面对焦土的沉郁与悲哀气氛。2.小快板。3.不太快的快板。4.中板。5.小快板。这部作品的精华在于第1乐章于第3乐章的对比。第3乐章那种鼓和号的出色运用,那种速度的节奏把握真是动人心魄。
肖斯塔科维奇对此曲解说:“如用短语来描述这首作品的内容与根本思想,便是‘人类是快乐的’。暗淡的一切都会消散,美丽的人生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