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柏林爱乐大厅及音乐厅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4480|回复: 15
11#

其他的,请看连接了
http://lts.bbs.net/bbs/01/19560.html
TOP
12#

柏林爱乐大厅可以说开了个坏头,以外观设计先行而不惜牺牲声学效果——运动场式设计无可避免“水池效应”,使声音混响过重而变得浑浊。
一个音乐厅使用这个设计本来也就是个案而已,但正好柏林这时迎来了60年代对古典音乐界影响最大的指挥家卡拉扬,使柏林爱乐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乐团。结果副作用是是使这个在声学上并不成功的设计得以推广。日本东京爱乐大厅也借鉴了运动场式乐池,本来这和我们关系不大;但到广州建星海音乐厅时设计者又效仿了东京,而且为了“形象工程”需要,搞成后现代外形。结果是星海音乐厅在大约11排之后的声音就比较浑浊,如果在楼座上,可以清楚听到后面反射声和前面的直接声分成两次。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13#

过去认为音乐厅好声,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残响要在2秒左右。国际上曾有一段时间,认为太长了,声音听感模糊,一味追求清晰。为了追求清晰,BBC曾提出了一个短残响指标。柏林爱乐建设新音乐厅的背景,正式这个时期。现在可以说,后来BBC又修正了自己的标准。很多人只注意到他们前面那个短指标的标准。结果,大家都走了弯路。这个说法,可以查数据来证明的。
TOP
14#

柏林爱乐大厅的混响并不是太多,也不是声音变得浑浊,而是不够。主要问题是内部开放式的这种结构不好控制,容易造成早期反射声不够,使得中频有所欠缺。但是,问题也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大家说的是一流乐团新建设的音乐厅,并不是个一流声音,当然还是比国内所有音乐厅的声音都要好的。
TOP
15#

柏林爱乐大厅还是很好的, 虽然吸收过了点, 声音也有点冷, 梯田式也不是很糟, 有得有失, 主要还是乐器的指向性无法解决, 大厅内不同地方声音差别大.
TOP
16#

现在的声学指标比当年有变, 柏林爱乐厅当时就没怎么考虑到侧向反射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