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学习了,马上要下手.LZ 2.8MX3.7MX高2.9MF房照此装行?
1、以层高2.8~3.0米为例,掉顶做一个内空25~35cm深的微孔吸声“陷阱”;根据掉顶面积大小和内空深度(体积)大小,填充适当的吸音材料。这样表面上看房间变矮了,但实际声学虚拟效果是房间变高。
掉顶面积大(房间大)、内空深度(体积)大(层高比较高),填充的吸音材料就可少些,这样可被有效吸收的频带就宽。声学平坦度就好些。
掉顶面积小、内空深度(体积)小,填充的吸音材料可多些,但这样会使微孔吸声“陷阱”的吸收峰相对突出,可被有效吸收的频带就相对狭窄。声学平坦度相对差些。
此举主要针对低频吸收,控制低频能量积累,减少驻波形成的条件,还可减少天花板对中高频反射,有利于声象聚焦和声场展开。
2、两侧墙和前后墙用1.0~1.2cm厚中密度海绵外加化纤墙毯贴面,它们的吸收系数(效率)并不高,可达到适当吸收中高频,减少中高频反射的目的。即可控制残响,获得相对更多的中高频直达声,使声音变得干净清晰,利于声象聚焦和声场展开。
3、两侧墙和前后墙下部分做一个70~80cm高,深(厚)4~5cm的吸音墙裙,以加强吸音效果。用微孔吸音板或实木板条留缝(1~1.5cm)安装均可,内填入厚4~4.5cm中密度海绵。(如果是小环境,可填充玻璃棉等高吸收系数材料。)
此举主要针对中低频吸收,可进一步控制(中)低频能量积累,减少驻波形成的条件。而它的声学虚拟效果是使房间的两侧墙下部分和前后墙下部分向外扩展(宽),形成“八字”形状的声学虚拟空间,这样的声学虚拟形状也有利于消除驻波。
4、房间接近正方形的,后墙(整体)应加强吸音。可在1.0~1.2cm厚中密度海绵外加化纤墙毯贴面的内部,再做一个深5~8cm的微孔吸声“陷阱”,陷阱内部填入玻璃棉等强吸音材料。这样表面上看房间更加接近正方形甚至变成扁形了,但实际声学虚拟效果是房间变“长”。
5、根据环境处理后实际听音的情况,调整地毯的面积大小,防止中高频过于明亮或者过于暗淡。通常应该在箱子到听音位之间要有足够面积的地毯,防止中高频反射过强,而影响声象聚焦或声象漂移。
通过这样的处理,我们就能够听到相对更多的直达声,更少的反射声、简振干涉声和低频驻波。环境背景噪声会明显降低,能听到的信息量更加丰富,使声音更清晰,声象聚焦更精确,声场更庞大,所有频率的声音(包括低频)会更有弹性和能量感。但是,如果系统存在问题将也会被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