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家的社会属性影响他(她)对音乐的表达么? [复制链接]

查看: 3733|回复: 18
1#

如果盲听一首乐曲(特定的民族调式除外),不管是哪个作曲家还是哪个演奏家,肯定是听不出他的社会属性。这是音乐的非语言性。
对于一位指挥或是演奏家而言,你能听到他的独特的技术处理,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某些技术可能属于某种流派。但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非洲土著学会了某某学派的表演艺术,光从听觉上来说你听不出他的非洲土著气息。
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也是如此。肖七被称为列宁格勒,但听过这首乐曲后你肯定得不到一点这场战役的信息。你只是从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世界,你能从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绝望。。。。。。但音乐不是一块画布,任何作曲或演绎技巧都不能直接地描述一幅形象的凤景画。只有通过联想或想象才能感悟这一点。不过这种通过听觉转化为形象的理解方法或是说感悟都是不正确的欣赏音乐的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2#

据说肖七的初衷是反映作者对斯大林在国内制造恐怖气氛、滥杀红军将领,艺术创作自由被严重打压后的反抗。最主要的构思在战前早已完成。当战争来临时,作者适时地加以部分修改而予以发表。将错就错的一部作品。
音乐不是历史,只是感情的表露和寄托。
TOP
3#

把“黄河“理解为劳苦大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反抗也是可以的。因为有了标题,所以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们对作品的理解。没有一个特定的音乐因素能够反映任何社会现实。对于日帝和美蒋无法用音乐加以区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