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在国内推出的首款喇叭线MUSIC LINK 1 (P16:MUSIC LINK... [复制链接]

查看: 29751|回复: 219
1#

很久沒有到來hifi168了,剛巧我又借了一對 Music link 1,湊湊熱鬧。

本身用開一對澳洲 The -Music-Cable ( TMC ) 喇叭線。線本身是OFC 無氧銅,藏在一幼銅管內,之間以鋁作絕緣體;銅管外加網加強防諧。銅管是最理想的防干擾介體,但以此作喇叭線材在技術上的困難不少,亦可想像得到。因此甚少製造商願意投入研究及生產。以前曾名震一時的就有Cogan Hall 這品牌,製造銅管訊號線及喇叭線等,資深的發燒友相信未用過亦一定聽過這獨特產品。
分享 转发
TOP
2#

TMC 的特性是背境寧靜,動態表現令人讚賞,尤其中高頻清晰且柔順悦耳,低頻彈跳有分晰力。一直以來不少其他線材到訪都未能令 TMC 退下來,當然挑戰者總有一两度扳斧;但總平衡度就輸了給 TMC。每當換回 TMC 播音樂時,總令人忘掉其他東西,投入音樂中。不過,下意識常感到若有所失,但一時未有察覺是什麽。。。直到借來這 Music Link 1。
TOP
3#

接上 Music Link 1 後,重聽常播的樂曲。發現動態有所伸延,尤其低頻的質感結實而往下潛,「量」和「質感」明顯加強;這一下可考起不少名線。經驗裡通常有質冇量;或者有量冇質。但有低音質素的喇叭線身价都比 Music Link 1 貴三倍或以上。。。

高頻方面 TMC 和 ML 1 旗鼓相當,TMC 來得圓潤;而 ML 1 較通透。

說到音塲的立體感和定位,TMC 得俯首稱臣了!ML 1的音塲往 Chesky C-1喇叭左右及後方伸展,舞台感加強不少,C-1有消失的感覺。結他和Bass 低音結他的定位和分隔度清楚可聽。Female Vocal 的喉底及唇齒音細節丰富。相反 TMC 的音場較集中喇叭中間及左右方两尺位,有点黐箱!其他曾挑戰 TMC 的線材 ( 全在$4,800 以下 ,8 至 12 呎一對,牌子在 HiFi 什誌可找到,有些友儕仍使用中,不便在此述。)  在這環節並未有明顯優勢,以至用上 TMC 後總覺若有所失而不明所以。

但有一環節 TMC 挽回不少分數的。。。
TOP
4#

食古轩主 在 2007-1-18 8:49:57 发表的内容
jazzkid 在 2007-1-17 23:37:09 发表的内容
接上 Music Link 1 後,重聽常播的樂曲。發現動態有所伸延,尤其低頻的質感結實而往下潛,「量」和「質感」明顯加強;這一下可考起不少名線。經驗裡通常有質冇量;或者有量冇質。但有低音質素的喇叭線身价都比 Music Link 1 貴三倍或以上。。。

高頻方面 TMC 和 ML 1 旗鼓相當,TMC 來得圓潤;而 ML 1 較通透。

說到音塲的立體感和定位,TMC 得俯首稱臣了!ML 1的音塲往 Chesky C-1喇叭左右及後方伸展,舞台感加強不少,C-1有消失的感覺。結他和Bass 低音結他的定位和分隔度清楚可聽。Female Vocal 的喉底及唇齒音細節丰富。相反 TMC 的音場較集中喇叭中間及左右方两尺位,有点黐箱!其他曾挑戰 TMC 的線材 ( 全在$4,800 以下 ,8 至 12 呎一對,牌子在 HiFi 什誌可找到,有些友儕仍使用中,不便在此述。)  在這環節並未有明顯優勢,以至用上 TMC 後總覺若有所失而不明所以。

但有一環節 TMC 挽回不少分數的。。。


谢谢jazzkid 前辈捧场!一直想看看其他同好的意见,只有前辈你肯写出来,谢谢啦。。。




食古兄,不用客氣!

你的帖子看得出是很用心去寫的。你對器材是有花心機去調校;對軟件會反覆聆聽辦別不同之處。借助器材表達音樂;借助音樂調校器材。如此態度值得鼓勵!

其實 Music Link 1 都是因朋友外遊公幹而借給本小子試聽。我只是因利成便借題發揮而已,哈哈。我這朋友臨走前還留下一對全新Music Link 3拜託本小子「煲」線。ML 1 已教我另眼相看,不知 ML 3 會屬那境界呢。。。
TOP
5#

jazzkid 在 2007-1-17 23:37:09 发表的内容
接上 Music Link 1 後,重聽常播的樂曲。發現動態有所伸延,尤其低頻的質感結實而往下潛,「量」和「質感」明顯加強;這一下可考起不少名線。經驗裡通常有質冇量;或者有量冇質。但有低音質素的喇叭線身价都比 Music Link 1 貴三倍或以上。。。

高頻方面 TMC 和 ML 1 旗鼓相當,TMC 來得圓潤;而 ML 1 較通透。

說到音塲的立體感和定位,TMC 得俯首稱臣了!ML 1的音塲往 Chesky C-1喇叭左右及後方伸展,舞台感加強不少,C-1有消失的感覺。結他和Bass 低音結他的定位和分隔度清楚可聽。Female Vocal 的喉底及唇齒音細節丰富。相反 TMC 的音場較集中喇叭中間及左右方两尺位,有点黐箱!其他曾挑戰 TMC 的線材 ( 全在$4,800 以下 ,8 至 12 呎一對,牌子在 HiFi 什誌可找到,有些友儕仍使用中,不便在此述。)  在這環節並未有明顯優勢,以至用上 TMC 後總覺若有所失而不明所以。

但有一環節 TMC 挽回不少分數的。。。



就是中頻的「柔潤」度。只要一接上 TMC,你會被其調教得宜的中頻所牽引着。尤如加了点胆味,但全頻沒有拖慢的感覺。人耳對中頻真的最敏銳,所以其網頁有句口號,
"Be warned: the use of our cables to listen to music can be addictive.
小心:使用我們的線材聽音樂會上癮的。

And if you do not have the time, please do not switch these cables on as you
will be late for your next appointment!!
又如果你沒有時間,切勿接上我們的線材,因為你會趕不上下一個约會的。

幾招積!

但從 Hi-Fi 的角度,TMC 的表現確遜於 ML 1。价位大家相若,但質感、音場、定位、低頻質量和下潛力等無可否認 Music Link 1的表現是技高一筹的。Music Link 1 的中頻並非輸掉,只是它走清晰路向而已。

翻閱樓主帖子, 300 小時 run-in 是最基本,500 小時才進入狀態,1000 小時才到達最佳表現?? 嘩,咪有排唱@@?!
TOP
6#

那要待我的朋友公幹回來後才可借用其他 Fever 產品。他有Fever 電源線和訊號線等,連同放在我處的喇叭線真的有齊一套。
TOP
7#

食古轩主 在 2007-2-6 8:24:57 发表的内容
老师我还以为是把线身劏开,然后做些什么屏蔽之类的改进呢,呵呵。要升级,再迟些吧。我已经够烧的了,2008的收入基本都花掉啦




食古兄,我的處境比你略好一點,即將花掉 2007 年的hifi 資金預算落 fever 線材,哈哈!變成幫 fever 兄打工了。
TOP
8#

食古轩主 在 2007-2-7 9:17:47 发表的内容
jazzkid 前辈,我最近这半个多月的升级大得异乎寻常!不但拿到一对MUSIC LINK 3 ,居然还有老师千方百计帮我弄到的一台TOP  GUN  Audio 分体电源前级!为了对得起老师的全套线材和前后级,我顺手牵羊把一位朋友的老版本的SONUS FABER  CONCERTO 接了过来!!你说我是不是烧疯了呢??

这台前级,居然能把我的只有25W的TOP  GUN  6L6 胆机搞得好像变成了250W一样!在可以给屁股按摩的低频垫底情况下,听感居然异常的宽松!!天那!这才象音响啊。。。。



食古兄,你這套 Top Gun 器材及 Fever 線材可助你建立良好的 Hi Fi 基礎。

曾到訪 Fever 兄工作室,真的得益不少。音場、定位、動態、微弱訊息等都「說得出,做得到亅。並非一般江湖老鬼,唔識比佢嚇死;識嘅比佢笑死!聽了 Hi Fi 十多年,走訪各大少商號店鋪,能夠「講到做得到」的屈指可数。

不要看少你目前的組合配搭,它可助你走少很多「寃枉路亅;交少很多學費的!

Spend time to STUDY your component,用心「認識」你的組合 (表現如何);you can READ other's component in future,將來可「閱讀亅其他人的組合表現。從而做到有踏實鑑別的能力,逐步改進自已的 Hi Fi 造詣。
TOP
9#

食古兄,不要客氣,亙相分享、交流;大家才會進步 ^^ !

你幫 fever 老師打了幾年工,而我刚刚入職;那麼你是我的上司了,哈哈。。。食古大隊長,你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