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音频形式必要性的分析(兼谈LP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1#

楼主这种科学精神令人敬佩,在当今普遍认为中国人科学素养低的情况下尤其难能可贵。但有一点我认为值得商榷,所谓模拟录音包含的信息在不区分信号与噪音的情况下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随着量化精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的,因为它建立在其载体的物质属性之上;而数字录音我们说其信息量时,并不考虑其载体的物质属性,所谓的信息量是抽象的,也就是根据其取样频率和量化精度算出来的。这两者本不具有可比性。

于是,图上所谓多出的部分属有益的信号还是有害的噪音无法确定,这种比较也就缺乏最根本的标准。
分享 转发
TOP
2#

felixcat 在 2006-3-9 1:02:29 发表的内容
并且现在我找到有充分的证据说明JWang的测试结果有严重的问题。首先我们知道:44.1kHz/24bit格式和192kHz/24bit格式之间的差别,是后者的取样频率更高;两者相同的是量化精度(都是24bit),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后者比前者能量度更宽的频段,但两者的量度精度是一致的。换句话来说,理论上、最完美的结果应该是:不管是44.1/24还是192/24,对于两者都能覆盖的频段 0 - 20kHz的信号,它们的取样结果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0-20kHz的频谱图,两者理论上、最完美的应该是一模一样——这点是绝对肯定的。


但是请看JWang所测的44.1/24的图:
[upload=jpg]Upload/2006390494487322.jpg[/upload]

还有他测的192/24的图:
[upload=jpg]Upload/2006390563978168.jpg[/upload]

大家一眼就发现192/24的图里多了很多44.1/24状态下没有的信号,并且这些信号都处在两者都力所能及,并且能以同样精度探测到的地方—这和理论所预示的结果出入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可能的解释有:

1. JWang的声卡名不副实,对于不同的取样状态性能很不稳定;
2. JWang在测试中人为地作了手脚;
3. JWang不懂得设置声卡,导致声卡不能以正常状态工作;

假如JWang否认以上三点的话,那么这就说明了这一点:
4. LP的磨损其实很厉害,每播放一次,便增加了这么多额外的噪音。



这位老兄显然没弄懂取样频率是怎么回事。他和中学数学课上画曲线是一样的,也就是在X轴方向取几个点的问题,取得点越多画得越精确,信息量也就越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