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劳在philips公司的录音 [复制链接]

查看: 12466|回复: 53
1#

李斯特夜之和谐,里赫特有5个版本的录音,40年代一个(唱片Bianco e Nero BN 2433/2),1956年布拉格一个(唱片Music & Arts CD-945或Praga PR 254 057),1958年一个(唱片PHILIPS420774),1988年两个(Philips 438620 ,RCA 60859 ),这些唱片我都有,现在相机不再身旁无法拍,早年的三个都十分精彩,但晚年的两个就差远了。
分享 转发
TOP
2#

ttsoo兄写的这个帖子概括了阿劳在PHILIPS的主要录音,非常精彩。大家谈了很多阿劳的优点,这里我着重谈下阿劳的缺点。

首先楼主说“阿劳确实是进入80年代后才炉火纯青”,阿劳生于1903年(死于1991年),进入80年代后,阿劳基本上快80岁了,钢琴家到了这个年龄,一般技术衰退都非常厉害,我个人认为80岁的钢琴家演奏贝多芬与李斯特的作品,听起来是非常吃力的。虽然我没具体研究过哪些录音是80年代后弹的,但单从年龄来看,80岁之后不会有太好的表现(钢琴家在80岁后虽然在音色控制方面与对作品的理解方面都达到颠峰,但无奈技术衰退了,基本上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阿劳在PHILIPS有很多录音室录音,这些录音在钢琴音色上是比较统一的(我甚至怀疑阿劳在PHILIPS录音时是不是基本上都在使用同一架钢琴),其音色特点是圆润,通透。这种统一的音色不仅是阿劳的优点,也正是阿劳的缺点——音色无变化——阿劳的演奏给人感觉音色始终如一。初听阿劳,确实感觉他的音色很美,但听多了就会乏味。在听阿劳演奏新曲目之前,我们一般都能猜的到阿劳会使用什么样的音色去演奏。而里赫特就不一样了,他对音色的控制能力太强了,在听里赫特演奏新的曲目时,我们永远猜不到里赫特会使用什么样的音色去演奏,里赫特总是给人带来惊喜。另外我觉得霍络维兹在音色控制上也比阿劳强。

阿劳的李斯特超技练习曲是很有名的。我认真对比了阿劳与里赫特的演奏的超技练习曲,我个人更喜欢里赫特的,这里分析一下两人演奏的第11,夜之和谐(或夜之宁静),这是所有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我是先听阿劳的,感觉演奏的确无可挑剔,但后来听了里赫特的(早年有三个版本,40年代一个,索非亚一个,布拉格一个,都很棒,晚年的就差一些了),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真神了!!李斯特此曲有不少低音,对比里赫特的演奏,阿劳的演奏让人感觉只不过是在钢琴上精确的将音符一个个奏出来,听起来很单调,音符很多余,不够自然,没意境!而里赫特就不同了,他的演奏太神了!!他真正将钢琴演奏变成了艺术!!不仅演绎非常自然,在意境的塑造上比阿劳也强很多!听了里赫特那些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琴音,真的感觉里赫特的功力不是一般人学的来的。里赫特比阿劳要高一个档次!!

再说其中的第5,鬼火,阿劳的演奏太慢!!而里赫特不论音色与节奏都堪称完美!!

李斯特的奏鸣曲,阿劳的演奏是最好的,这几乎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但可惜我没听过阿劳的演绎,我心里充满期待!!

关于舒曼,阿劳好象说过吧,在美国演奏舒曼几乎要钢琴家的命(美国人不喜欢舒曼),后来是霍络维兹在美国将舒曼发扬光大。

阿劳的贝多芬奏鸣曲,只下载听了月光与热情,我印象不深,此两曲我最喜欢施耐贝尔与塞金的(施耐贝尔的贝多芬奏鸣曲我都喜欢)。

阿劳的肖邦协奏曲,我也没太多印象,优秀的版本太多了。阿劳的版本被淹没了。

说了很多阿劳的缺点,对不住阿劳迷,希望大家指正。
最后编辑VRMLSite
TOP
3#

说着说着就说到里赫特去了,大家继续谈阿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