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6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赠碟有奖评论。 [复制链接]

查看: 18603|回复: 109
1#

要说建议就是:希望以后的赠碟能象正规上市的CD那样,附上歌词以及原版的歌曲目录。就象一只宣传碟,也好让众多的爱乐之人能顺藤摸瓜,找寻自己喜爱的原碟。这样做,对原版CD的出版处也有好处。
分享 转发
TOP
2#

吾认为,好的音乐,便是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
    也许正如我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大草主编有他特有的试听便利,于是可听到、可收藏许多珍贵美好的音乐。听多了、收多了,从中精心挑选几样,便是咱们手中的《原音精选》。
    我本是菜鸟,不懂乐曲,更不会乐器,用的器材也很低档。我不知道也不去争论,什么是好的音乐作品,什么播放器材是极品。我只喜欢听我喜欢的音乐,说我喜欢的感受。自从2004开始,每届的《原音精选》便是我的必备,里边的每一记录,都是我喜爱的篇章!
    2006《原音精选》,实在没有让众多期待的烧友失望,反而因为别出心裁的出了个双碟优惠装,SACD+LPCD,着实让大伙是惊喜万分!SACD vs  LPCD,都是超值的珍藏品。本次听感便是与友借来LPCD,一过耳瘾!LPCD让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的释放感,一扫往日CD的干、涩、散,实在是丰、润、凝。虽然我没有认真地与CD对比,可直觉告诉我,它的名字叫做LP---CD!
“红红的心情,加了蜜”呵呵!谁不想偷着乐啊?

[upload=jpg]Upload/20068312313847975.jpg[/upload]

  1)I’ll Always Love You.如果没有大草的介绍,我不知道歌手是菲籍歌手,我也听不懂她唱的英文是什么意思,可歌手用心用意的吟唱,让我禁不住一遍遍的聆听,渐渐地,我的心感受到了:Love you! I’ll Always Love You.
  2)一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乐曲,竟让一把普通吉它,一个纤弱的中国姑娘〔杨雪霏〕,弹出震撼舞曲。听的时候,我有个念头:各位翻唱歌手,学习啦。
  3)我很喜欢这首歌轻快的节奏感,听歌的时候让人很自然的有种愉快的心情。当然,还是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当然,更听不出他们到底有几个人在唱,到底几男几女在唱。可听得出唱歌的男女心情欢快,幸福洋溢。哦哦,麦田之歌,大概是丰收的喜悦是能听出来的。
  4)(吕思清)又是中国人的骄傲,当然,迷醉的小提琴才是主角!那委婉幽述的弦音,那衰怨、那缠绵,啊啊!快乐的流浪者。
  5)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四十第一号,说真的,每听到这样的作品,我实在分辨不出什么舞曲、什么大调、什么第几号?我打心底佩服一听就能说出几调几号的哥们,真的。可我最喜欢听的乐器就是钢琴,这钢琴的每一响,便是一节美丽的音符,如今,经由钢琴大师,弹的还是世界名琴!我不敢说好听的不得了,只想说,不得了的好!
  6)这曲是整只碟节奏最平淡的一节啦,反正有人在弹奏吧,感觉就象黎明前的黑暗!
  7)这不,大阵象啦!〈白头佬匈牙利狂想曲〉,许多的喇叭在吹,整齐的提琴在拉奏,整只曲子的节奏忽慢忽快、忽强忽弱、忽高忽低,散而不乱、强而不燥。端的大呼过瘾!
  8)Haydn:Trumpet Concerto in E-Flat Major/Finale,这首曲首先我们要多谢香港的“软硬天师”,是他们让我们作了个赏心的预习。
  9)高潮啦高潮啦!Stravinsky:The Firebird(Infernal Dance Of All Kastcheis’ Subjects),绝对是追魂夺魄的角色!大草不说,我决不相信这是59年的录音。忠告各位:关窗熄灯,放大音量!
  10)交叉点。还是上面提到的朋友告诉我,夏韶声一生坎坷,生活潦倒之时,曾经瑟所公园。这回,袋里兜着30大洋在唱,难怪沧桑!
  11)加了蜜 – 阿淘和孩子。哈哈,这回阿淘哥的《下课啦》该卖断市啦。话说回来,为什么《下课啦》、《吉祥三宝》这样的童趣歌曲会如此的走红、如此的受欢迎?也许现今的社会节奏太快、竞争太激烈。为了生存,我们不知不觉地远离了自己、远离了童真,可每个人的心底,却渴望着失去的天真、无虑!
  12)〈红河谷〉,又是一段熟悉的旋律,优美的乐章经由创意新编,运用欢快的打击乐器与低沉的弦乐结合,此起彼落,相映成趣。又是翻唱的榜样!
  13)阳春白雪。大场面,极富感情的演绎!雨果的作品总是体现老易的民族情怀,喜庆之情,跃然纸上。
  14)Zorbass – The Bass Gang。每次听到这里,低音的大提琴总让人有种依依不舍的温暖,轻轻的、悠悠的,欲断还续,请君珍重……
最后编辑杯杯茶
TOP
3#

quote]LBZ 在 2006-8-31 9:33:45 发表的内容
LPCD让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的释放感,一扫往日CD的干、涩、散,实在是丰、润、凝。虽然我没有认真地与CD对比,可直觉告诉我,它的名字叫做LP---CD!

这个赞同,可惜没有LPCD对比.下次有LPCD一定要先订它.[/quote]


名琴LP:

迈戈、kerr和杯杯茶兄赞一个!赞迈戈、kerr和杯杯茶兄好文,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2006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碟,使我们领略到了碟片中“丰、润、凝”的音乐感受,一扫往日CD的“干、涩、散”,这是对LP死硬派的一次震撼!震撼!震撼!


audio:

就象一只宣传碟,也好让众多的爱乐之人能顺藤摸瓜,找寻自己喜爱的原碟。这样做,对原版CD的出版处也有好处。

茶兄没有翻碟内那份小本子么,都有写清楚的啊。



  谢谢各位捧场!
  杯杯实在惭愧!此次听感是从昨晚23:00左右开始,一直写到今天凌晨2:30分发贴。其间3个半小时,杯杯反复播放借来的2006LPCD45,一首一首地听,一节一节的播。更甚时一度吵醒睡梦中的LP大人,把写好的稿件读给她听。
  LP批示:虎头蛇尾!
  由于时间苍促,水平局限,难免涂鸦。可心想着能与DX们分享感受,也顾不得献丑啦,哈哈,还请大伙批评!
TOP
4#


  一次在海印的CD听赏会中,雨果的老易一语道破了LPCD的“天机”。大家手上的LPCD,每一只都是“母碟”!
  老易说,通常,他的录音作品经过最后期的制作后,送去CD压制厂制模的最终载体,其实就是您手上的LPCD!由于LPCD是刻制的原因,它的产量很低,据说每天最多只能制作100张。
  大家知道老易是优秀的录音师、音乐制作人,地道的CD老板。却不知老易其实是个执着的LP迷,每次谈及LP,他总是嘘唏不止。他总是悄悄地说出真话:其实你们在我出版的CD中听到的东西与我实际的录音,相差十万八千里!
  只有LP,才能具有还原我的录音8成的能力。于是,老易执着地开始了自己的LP情,经过无数次的、长期的试制,老易开发出了现在的LPCD33,后来又考虑到兼容问题,再开发了现在的LPCD45。
  说白了,LPCD还是CD,却是一种特制的CD,其中凝聚着某些专利的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更接近真实还原的载体。
  真想有机会好好的听听LPCD,听听SACD。听听LPCD与SACD到底谁对音乐的还原更全,到底谁对音乐的乐味更浓!
TOP
5#

感谢E版!感谢大草!感谢大家!
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如此珍贵的礼物!
特别感谢你们为我提供这样一个班门弄斧的机会!
TOP
6#

eric 在 2006-9-1 13:27:57 发表的内容
请五位得奖的网友把邮寄资料给我,我用到付快递邮寄给各位,由于我手上只有两张,另外三张要等草哥安排送来给我,所以先给资料的两位先寄出。另外,这款唱片只有裸碟,没有唱片盒的,当然我邮寄时会附上一个空唱片盒以保护。



没有原CD资料,有些遗憾,本以为还有大草哥的签名呢?
TOP
7#

刚收到获赠CD,欣喜若狂,再次感谢各位!

[upload=jpg]Upload/20069319263981494.jpg[/upload]


只是没有包装,美中不足。
最后编辑杯杯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