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半夜2点钟后只开到7点钟听音响,那个感觉真叫绝妙,不信试一试:)
深夜似乎已经成了发烧友的天堂了,可惜只有周末才能享受。而且建议你试听一下柯曾的勃拉姆斯钢协和阿卡多等四人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飞利浦版的。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不一定是现代的录音好的碟就好听,名家名奏更加棒!
爱音乐的国斗士兄:这个问题我在几个月前就说过,在有关CD和sacd的比较里也说过,可是我有一点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SACD碟是用旧格式转换成SACD格式的,此种SACD真的是比不上CD格式的舞台感音场的。
我现在的听音要求是把声音(音场)都尽量的往音箱后面“摆”,好像我小时听大戏般,因为我现在再也没有机会用公费去欧洲听教堂里的“玛丽娅”了。
我感觉意大利的声韵和KERLL推单拿真的很好(包括意大利的FASE),但是声韵和KERLL400的音场真的是又大又深,很容易的把“皇帝位”包围的,我想这可能是它们都不是纯甲类的公房,只是“超”甲类的公房。
按照我的经验,只有纯甲类的公房才能真正的出现舞台的感觉,而“超甲类”的公房在音乐的气氛中表现就很上乘,对否?请老兄细心 观察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