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要拉出欲哭无泪的感受
《二泉映月》可能是最具名气的二胡演奏曲,谈到对这首曲目的理解,闵惠芬说:“《二泉映月》描写的绝不是风花雪月,它是阿炳对其一生悲怆的表达。演奏《二泉映月》的要点在于欲哭无泪,它和《哀歌-江河水》的倾泻而出不同,是受了太多苦,已经不懂得倾泻,只能把悲伤藏着、掖着,就象一个人哭得眼泪都干了,那种欲哭无泪的那种感觉。如果拉《二泉映月》拉得眉飞色舞,那肯定是失败的。”闵惠芬说,阿炳拉《二泉映月》其实是一首没有结尾的曲子,阿炳在要饭的时候随着感觉一直拉下去,有时间可以拉半天,但是当时的录音技术只能录6分钟,所以,我们现在听到这首曲子在结尾时有点意犹未尽。
根据考证《二泉映月》其实和“二泉”、“月亮”没有关系,很多人说听《二泉映月》怎么听不到泉水也听不到月亮?其实他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在当年录音后根据无锡著名的景点“二泉映月”安了这个名字,这首曲子是阿炳的“依心曲”,贺绿汀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回顾》中也提出:“《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和他的音乐是相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身世。”当然在后来的日子给阿炳带了很多高帽子,什么“民间艺术家”等等,我想的是如果他在乞讨的时间知道他是艺术家他该怎么想了,这样的曲子能够这样打动人有一点很重要---“依心”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