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挥帝皇卡拉扬!!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1-5 12:34:00 发表
你所说的"空洞"就是他所希望的演义,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家如何看待指挥家指挥音乐的理性,感性,主管,客观(如何向你描述那,卡卡50年代前都是以激情著称,当他学习禅宗后,他领悟到这些都不是最高的作......

兄弟的观点我很赞同!本人不是卡迷,但去年还是听了很多卡的唱片,有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体验。我们往往喜欢以当前自己的口味和标准就判断谁谁“很差”,很“空洞”,还要排很多名次,象以前,卡的很多唱片我其实都没有好好听过,就莫名其妙地厌恶,只能说是出于成见、人云亦云了。但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无它,认识的角度不同了,结论就会不同。
卡爷的确不热中于血肉感情的铺张,而追求理性、唯美和形式感的、形而上的表达,中晚期更甚,喜欢伯恩和牧司机的,肯定不喜欢他,因为对音乐审美的根本的理念就不同,这本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以个人而论,当我听过二三十位大师后(他们中的一些我很欣赏甚至崇拜),当血肉奋张到一定阶段后,再听卡爷(特别是中晚期),我感到解脱的轻松,和来自纯粹美感上的体验。他的西贝柳斯和格里格,是那么的纯净和不食人间烟火,什么民族情感,还那么重要么?他把音乐本身的纯粹美感推到了极致,这点在布鲁克纳上,又是一个例子,以我的理解,这的确是“空洞”,空洞得没有了人味,但是却把音乐的空间向无穷处的方向扩大了一层,记得有一晚我听第六交响乐的慢板,我为这种一尘不染的纯净而感动得.......当然,柏林那套全集,还不是每首都做得很完善和均衡,但这已是苛求了。(其实晚年的切利,我感觉在理念上和晚年的老卡有相似之处,只是切利在布鲁克纳上做得更绝了)
总之,作为普通的乐迷,有这么多不同的大师、多样性的风格让我们选择欣赏、满足,实是大幸了,还为那些个口味的不同而争吵,只能是鸡同鸭讲,毫无意义。卡爷的成就我很佩服,他的唱片我认为值得珍藏和不断欣赏,他是音乐的大千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18 23:45: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