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应朋友们的要求,说说我现在的音箱,也在这里请大家给提提意见 [复制链接]

查看: 21340|回复: 99
1#

一点兄之所以敢出重拳主要是有加工箱体的条件,有制作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技术保证,有一群人的耳朵在帮助校声,不然单单一个低音的电感就够烦人的了。
  首先箱体的制作极其费工和材料,没有专用的加工工具和好的木工师傅就不可能制作出坚固的和符合声学条件的箱体。大家可以从照片中看出高音和中音的箱体是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粘出来(当然不光是粘)低音箱体同样是用不同的材料作成,我看了觉得太夸张了(中密度,高密度,铅版,多层板,箱内的支撑。。。阻尼物料足有8CM)
  其次要有好的单元和箱内连线。要有懂得使用单元特性的人。
  第三要有好的分频器的设计,但光有设计只是成功了
20%。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要有懂技术的和有好的耳朵人来校声,这是最关键的,不一定用最好的材料制作的分频器都能出好声。
即使都觉得不错了出来的声音也不一定就好,这正是DIY的痛苦和欢乐所在,我也正关注着一点兄和武兄的音箱的制作过程,准备一旦他们成功了我也上。鲁兄的音箱成功在望,只差最后的电脑测试和换上好的元件及箱内连线了(耳朵的校声已经完成,可是持续了数月的校声呀)。如果没有鲁兄的工厂和他的坚韧不拔的发烧精神我们根本不敢想。鲁兄的将完成的音箱是用SCAN的顶级高音,和他的10寸的低音。外加衣顿的7寸中音,外面准备用奔驰车的车漆喷涂,感觉7寸的中音非常甜美,高音细致,10寸的低音极其震撼。其实校声最难的是将所有单元的声音调整平衡,我参与了几次校声,挑毛病容易,但在技术上解决是非常难的。我将随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即使不成功也要将经验告诉诸位,发烧真的很痛苦。
有朋友说单那的12寸的低音比衣顿的11寸好,其实衣顿的设计理念和锥盆所用的材料是非常先进的,材料既轻又硬,这样当大动态时出来的声音才不会被染色,线条清晰,层次清楚,你可以正面观察衣顿的11寸,在大动态时几乎看不出锥盆在动,这说明大信号时他的锥盆不变形。如果能明显的看出锥盆的震动说明它产生了变形。但他有致命的弱点,需要长煲才能出低频,不然你会觉得没低频。陶瓷单元的设计也是出于同样的理念,锥盆的材料又轻又硬,宁可碎了也不变形,它需要小火长煲。这是为什么现在的顶级的音箱大多采用陶瓷和衣顿单元的原因。至于单那的12寸(泡沫边的)属于短冲程的单元,相对来说速度不是很快(北京的张新民先生是国内最早的单那代理,单那的所有的单元曲线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他最近制作的音箱使用了330D,3寸的陶瓷和单那的12寸,非常好声)他的声音有一种粘滞的感觉,听大提琴时非常动听。说的太多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