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耳机就不存在驻波了?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駐波——是在固定的环境下,由环境反射面、反射面的形状、反射面相互之间距离、声源的位置等环境条件所决定的。这些条件决定了,駐波的频率;駐波的幅值比;駐波的位置等就固定下来了。耳机的外壳,我们可以认为就是耳机振膜的环境反射体,在有反射面(反射体)的环境中,駐波总是存在的。
一个耳机振膜要求从低频到高频完全平坦的还原声压,可以想象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们听耳机的时候感觉“非常”平衡呢?这是因为工程师们在设计这个耳机时,根据耳机振膜“天然”的频率反应特性,针对不平坦的频率范围,利用耳机外壳这个环境反射体的“駐波”、“共振”现象,选择适当的材料(如某特定的木头),设计需要的耳机外壳形状和结构,吸收拉平“凸起”的部分,填补“下凹”的部分,使耳机振膜“天然”的频率反应特性曲线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修正。所以,高级的耳机也非常贵,但是频率响应范围非常宽,而且非常平衡。如果你这个耳机的外壳不慎损坏,修补后声音就可能发生明显变化了,因为这个耳机环境反射体的参数可能发生了变化。
音箱的设计和制造,也会应用到这个原理来修正喇叭单元“天然”的频率反应特性曲线存在的缺陷。DIY音箱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考虑这个问题?
记得在我的〈环境和器材我们应该注意些怎么?音箱的频响与什么有关?新内容:如何保证“输入功率/输出声压的线性关系”〉帖子里曾经说过:“箱子的设计形式有很多种,内部结构千变万化,很多“秘密”藏于其中;”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93122&page=4只是想“点到为止”,主要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解释这些问题。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希望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