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新欢到了。。。。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
57962
|
回复:
168
新欢到了。。。。
[复制链接]
查看:
57962
|
回复:
168
发送短消息
UID
90084
精华
4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香味
松香味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1498
积分
117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9-25
松香味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2-27 12:02
|
显示全部
《四季》版本的确很多,至少二十几个版本以上,录音音色、指挥及演奏风格、首席小提、曲目配器、乐团规模及素质、录音场地和使用设备、使用不同名琴等等,如此这些只要改变其中一两项,给人的感受就可能大不相同,所以那么多不同版本才同时有着他们各自的生成空间,我至少有十几个版本了,仍然还会注意自己还没有收藏的新老版本,就像苏伯特的《尊鱼五重奏》一样,不同版本各有听法,真的不必排斥这个、那个,其实大多数版本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并存的,而且某版本有缺点,也才能“映衬”出其他版本的优点。
按照现在的观点,没有人会认可上世纪初的录音水平了,但是那些前辈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艺术水平及演奏风格感染力,却是仍被公认的。这些唱片仍然有着自己小小的市场,我就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之一。…………用那些前面加了个“集音器”(小喇叭或者叫小号角更恰当)的麦克风录下来的声音,谈不上真实,而且由于“前腔效应”造成的音染的确非常严重,音质特征突出,音色特别,的确有它的听法,听着那些录音,甚至能够激发人的好奇和兴趣,不知不觉就会联想到当时社会道德伦理影响下的乐手们又是以怎样的情感去理解、表达曲目内涵呢?…………同时它象征着电声起步发展的第一个脚印,意义重大哦…………
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12-28 00:55:29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8/12/31 1:02:1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3
4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硬件交易
音乐唱片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