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大家谈谈中国特色的惠威现象以及对惠威扬声器不满的具体改进意... [复制链接]

查看: 35767|回复: 167
1#

惠威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啦。能够在世界大展连续获得大奖,也是有他的道理啦。惠威的产品也不是样样都好,单元方面,我自己用过不少品种,相比之下,F5和RT1.3就应该是惠威的‘极品’DD吧。公正地说,再好的DD如果用不好也就成了不好的东西;比较差的DD如果用好了也就成了‘不错’的东西。喜欢不喜欢自己对比选择最重要,选择的条件在投资允许的前提下,当然是声音表现放在第一位,性能价格比放在第二位;如果投资允许的前提下你想省钱,往往就要花费更多的钱。这就是尽量多对比一步到位可省钱的道理。
惠威的许多单元我认为惠威自己没有用好,反而是外国人把惠威的单元用的不错。是单元不错?还是把单元用的不错?产品拿出来对比就知道了。当然能够用出水平的单元应该可以算是好单元吧。可要记住;别人用是好东西,你用就不一定是好东西。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会同意呢?
分享 转发
TOP
2#

谈到价格的问题,虽然价格不是作为衡量器材品质的唯一标准,但是也是一个相对‘标准’哟。价格相差很大时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东西了。我相信高手DIY或者高手摩机出来的东西声音表现可能很超值,但是完成度还是很难与名厂家产品相比的。我喜欢DIY喜欢摩机,但是在完成度方面,是不能与名厂家产品相比的,这一点我非常清楚。仅仅声音表现达到某水平就认为达到了某级别产品的水平是非常错误的,对于产品来说,完成度指标就非常重要。他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TOP
3#

胡敏强 在 2006-10-20 16:58:34 发表的内容
在我听过的所谓高价进口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来看,完全不应该有什么迷信思想,但并不是说不好,而是没有传说的好.


哈哈!!传说中的故事就是一种‘文化底韵’啦。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4#

胡敏强 在 2006-10-21 22:39:28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Q1振膜后面放了球型阻尼材料,边也好象改成凹边,不知道松香兄和其他朋友认为这样的改变会有哪些实质性的提高.


哈哈!我可以说是Q1的老用家啦,十几年前Q1刚刚推出市场时我就选择使用了她。Q1采用28mm德国软球顶音膜,音色自然圆润,瞬态、质感、解析力超凡入圣,资料上说Q1(满功率)失真小于0.8%,这是非常不错的指标了。但是与现在的RT1.3比,高频延伸和听感就有比较大的差距啦。
改成凹边的‘Q1’网站上还没有公布,会不会是还没定型号的试验品?凹边设计可以在特定的某些频率范围里减小相位干涉失真,同时有利于辐射角性能提高,但是没有使用过,也没有见过听过,是否真有改善就不好说了。
TOP
5#

cql 在 2006-10-22 8:28:23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回味已经离发烧音响越来越远了,可能是感到技术上难以达到烧友们的要求,利润难以保证,逐渐转到AV上赚钱去了.


其实许多大厂家都是用普及产品支撑企业,HIFI产品产量小,利润再高也没戏,如果这个市场决策出问题,最后只有‘倒’。
专业HIFI小厂就没有大厂家那么多的负担,可以专门生产HIFI产品,其他的就不用投资去折腾啦。这就是小厂的优势吧。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6#

杨冬 在 2006-10-22 11:43:10 发表的内容

还是句老话:
有人捧自然有人砸,人人都说好的东西是大多数都买不起、买不到的东西。


很有哲理的,敏强兄还是多考虑一下大家的意见,防止偏激。论坛上互相尊重,平等交流,防止偏激很重要。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7#

楼主的标题包括了“对惠威扬声器不满的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这么些内容,那说些不满就没有关系啦。不满也是一种意见嘛。
例如声音方面我非常满意的RT1.3,他的外表我就不满意,如果老化处理成(亚光)黑色、或者深灰色,个人认为就好得多。
另外性能接近F5的5英寸的单元品种太少,这个口径尺寸看上去是高不成低不就,其实开发好了是非常有优势的。可惠威偏偏好象是放弃了。
TOP
8#

说到精神,我的观点是:没有精神万万不行,但精神不是万能。
就好象发烧友吧,没有‘发烧’精神万万不行,因为没有‘发烧’精神,大概什么器材都玩不出应有的水平;但光有‘发烧’精神也不是万能一样道理,因为光有‘发烧’精神同样不一定能出好声。
物质和精神是需要和谐相处的,这是一个接近和谐完美的崇高境界。
物质是基础,有价;精神可产生力量,无价。物质和精神和谐相处的结果,往往很难估价。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