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泰 在 2006-3-30 12:42:03 发表的内容
音乐小虾 在 2006-3-30 11:36:20 发表的内容 SONY的蔡司,松下的LEICA,KODAK的施耐得。。。呵呵,数码相机挂羊肉买狗头的现象实在普遍:)想体会这些名头的魅力还是要用胶片才行。 |
不会吧,名厂的金漆招牌会用来挂羊头卖狗肉?
数码相机除了镜头之外,光电转换技术也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是胶片阵地不保,如果不是市场无情,如果不是数码大领域取代胶片的日子渐近,,欧美胶片机名厂是不用投靠昔日败将~~
名头的设计如果不适配数码时代的感光特点,魅力将会无形地消失,强强联手,惺惺相惜,相得益彰
|
呵呵,不知道泰哥有没有经常去色影无忌逛逛,那里有很多相关讨论,本人有个朋友是修相机的高手,包括数码他也经常维修,到底用的是什么镜头拆开就知道一,二了,而且经常遇到前面打着不同的牌子的镜头拆开后其实是一样的。例如某型号的KODAK,前面打着施耐德镜头,拆开后发现其实整台机施京瓷做德OEM,镜头也是一样,但忘记京瓷在镜头前面打的什么牌子了;我用的SONY 707,前面打着蔡司,镜头其实是腾龙做的。至于这些镜头生产商和相机厂家的合作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形式的,并不是要自己生产才可以打自己的牌子。
2000年在那里注册,开始用佳能,然后逐渐中德头的毒,改用CONTAX、LEICA。并且为了更好的欣赏反转的魅力,买了施奈德的放大镜,LEICA的幻灯机,从彩色到黑白。。。整个过程和烧音响也有很多类似。
数码取代胶卷大势所趋是没错,就像CAV之流绝对比很多发烧品牌流行、赚钱。但就像没有发烧友烧CAV一样,数码也没什么好烧的。连拍张照片也可以像斗木一样,看着LCD来摆位,打光,一张不行再换个位置参数拍第二张,拍到满意为止。这点泰哥应该深有体会.......但还有多少人会象研究胶片那样去研究数码呢?有谁会用分析丹拿,威信,马克。。。的态度和精神去研究CAV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