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7-5 1:26:00 发表 今天到了三台刻录机和光驱,都进行了试抓轨实验,三台机抓出的文件都有音质的差别,还有一台机器未到,到时把文件上存大家听听,看大家能否听岀。 |
这位兄台,是不同的光驱抓轨吗?有试过比较下三个文件有什么不同吗?
这里面有太多的误解,至于个人的听感,是不能证明什么的,这就是争议存在的原因。但是,你理解数字过程,就不是那么复杂。
44.1K不够吗?设计上,应该在22.05K以下的声波信号能够被完全恢复。但实际过程,为何有差距?两个原因,一是取样精度,二是取样频率。精度上,16位向24发展,这也是为何有的录音采取低电平,其实就是为了提高精度。频率上,就是Jitter了。
在整个CD的过程,有两个Jitter引入点。一是首次录音,由制作公司引入,这个,不可恢复;二是在你的解码过程。所有的抓轨也好,刻录也好,不会带来什么恶化,因为没有解码,何来恶化?抓轨,已经有人多次比较不同的光驱的文件,和分析是一样的,就是不会带来误差,纯粹是数据的复制。这个过程,没有什么所谓的Jitter。刻录,从数据角度看,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的刻录精度,会导致后续解码的Jitter大量增加。此时用缓存式解码,能够较好的提升。
所有的电源,或者硬盘震动等,如果影响抓轨,那是误解,因为没有播放。但这些会影响刻录,进而影响到播放时的解码,才会影响音质。
结论:抓轨有不同,属于自我心理暗示;刻录,你的制作条件太差(主要是时钟),刻出来送人可以。用数据文件播放,才是对的。当然,各位要玩,这个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