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1#

松香味 在 2005-11-29 17:47:27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29 16:27:14 发表的内容
JWang 在 2005-11-29 15:58:35 发表的内容
要自重的是你。人家menn在什么加啊的问题上没放过你,我还出来打圆场。

为什么不敢引用我的贴子了?怕了?


写的东西摆出来,每个人怎么去理解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人家如何想象和评论我,这也于我无关。我只是保证我所写的尽我所能是正确的即可。

你的帖子很多都属于没事找事的,我为何要引用没事找事的话?假如你想继续写唱头原理之类的请便,写的话请把唱头四种主要类型都详细介绍一下,把工作原理也介绍一下,这样比吵架要有意义得多。



既然感觉“不欢”为何不加“而散”?
讨论问题的态度应该尊重客观。
还有一个需要接受的事实就是;现在正确的东西,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需要修正或者完善。
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也有利于讨论开展;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说明根据;观点不同可以保留。“争吵”应该把握分寸,感觉“不欢”何必继续。
希望大家都来关心168,更希望大家能通过168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友情,而且得到快乐。


完全同意松香味的观点,既然存在问题,当然不妨在168讨论,甚至辩论,但是不要忘记要平心静气,搞到「感觉“不欢”为何不加“而散” 」的局面,我就看不惯,这种气氛纯粹是文笔上带有人身攻击,无意中伤害到别人的尊严而引致的。大家不妨收敛些、客气些,这帖子便会春风扑脸了。

「现在正确的东西,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需要修正或者完善」,举例子一个,以前唱头的动态低,Clearaudio的Gold Finger唱头的动态已经达到100dB了。
最后编辑harvey
分享 转发
TOP
2#

cwk 在 2005-11-28 21:30:30 发表的内容
我看到harvey老前辈一直没有发言,不知是否有所领悟还是另有原因。
不过felixcat能够对于LP的重新认识得到了质的飞跃,MENN大侠可谓是功不可莫!!!
MENN大侠你肯定没有看过我对harvey老前辈的忠告,那LP能算什么?值得你老人家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研究?难道饿了还能拿LP来啃几口?有时间还是研究研究五粮液和茅台之间的酿造差别、化学方程式以及勾兑红牛、绿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吧,看看咱俩下次喝酒时能否喝出七彩效果来。


cwk老兄,我并不是一直没有发言,我有点戒惧恐怕说不定会触犯了felixcat,因为他曾经肯定地说我对LP外行。我坦白地说,我十分关注这个帖子,直到今天我已经收集了117页,仍在细读中。正如cwk老兄所说:「felixcat能够对于LP的重新认识得到了质的飞跃」,以他在LP方面的资历,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不是够格来完成帖子的主题呢?我却不敢断言。因为总结这玩意,不会完全是数学理论上的分析,更重要的该是应用过程所发觉的问题综合解释和总结。

我读到了已经是第38页,我体验不到一点儿总结的意识!?
TOP
3#

我认为理论上,的确是「“悬挂”系统,在播放唱片时,唱针VTA角是在不停地变化中」,这事实对回放音质的影响不会像各位想象得那么严重。我在这里又贴上一图片,它是Clearaudio的唱头设计示意图,我所担心的“悬挂”系统里的damping material,也是唱针的shock absorber我这个唱头用了16年,仍没有变化。

我觉得厂方在设计上用上恰当的shock damping material,令到唱针的VTA角起到shock absorber的作用,这些轻微的变动就可忽略不计了。要明白想将它绝对的杜绝是不可行的,就像想我们的座驾不振动一样。

[upload=jpg]Upload/20051211129691199.jpg[/upload]
TOP
4#

cwk 在 2005-11-30 20:17:47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30 18:23:13 发表的内容
兄台有否想到唱臂的跟随移动和唱针的瞬间移动比有时间上的迟滞呢?诚然,会吸收一部分摆幅,但那个动作早就发生了^_^


我肯定有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其摆幅就会变成是无差别而不是差别变得很小了^_^。
但问题在于相差1毫米的偏心圆、在33转/分钟的转速下,即使是处于直径较小的唱片内圈时,其唱针的移动轨迹也是相当平缓,而不像坑纹所记录的信号那样产生瞬间变化,我相信这种迟滞的大部分都会被悬挂系统所吸收,所以其差别才会变得很小。
同时人们也不应该高估自己的听力,因为有资料显示:人耳对于正负3db以下的声音响度变化和1%以下的失真都不太敏感,所以音箱设计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数都以正负3db为定义域,还有我们通常会看到CD的谐波失真是0.00几、功放的谐波失真又是0.00几,而电声转换最为关键的一环――喇叭或者是音箱却大多数都没有标出这个指标?因为他们的失真往往大于1%、满功率时可能达得到10%,这中间的变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感觉出来呢?



dr kuang 在 2005-11-30 18:24:12 发表的内容
这个“悬挂系统”确实是LP唱头的死穴所在了!假如把唱针作为刻针的回放,马上就可以发现刻针和唱针之间最大差别正在这里。
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因为有了一付“悬挂”系统,在播放唱片时,唱针VTA角是在不停地变化中的,而不是保持我们预设的角度不变的;唱针的运动也不能百份百地转化成电讯号。
唱头厂会很大方地公布所用唱针,线圈的技术规格和材料,但几乎从来不公布“避震系统”的资料,只告诉用家一个“建议针压”和“适用针压范围”,具体应该用多少只靠自己调。



而且由于唱头是人手装配的,即使是同一型号,在高倍数显微镜下,其形状和角度都会有偏差,同时由于悬挂系统的阻尼特性的差异,在调整LP唱盘时,除了必要的物理参数(如唱盘的水平和唱头方位角等)有标准值之外,其余的参数都存在着变数,调整的关键在于听感。


所以我选择用Clearaudio唱头,因为Clearaudio有一种专利TFT技术(Tolerance Field Technology) ,这种有说服力的测检方法,挑选每一个唱头经过最严格的公差及极关重要的、直接影响音乐回放效果的参数(vital parameters) 。因此,保证了同一型号唱头的质素是必定相同的。我有些朋友,他们喜欢「光悦」唱头,他们各人买回来的同一型号唱头质素是参枝不等的,运气好的偶然买到声音好的。
TOP
5#

yyy9 在 2005-12-1 18:43:37 发表的内容
cwk 在 2005-12-1 17:32:41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1 11:05:09 发表的内容
[quote]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30 22:10:45 发表的内容
呵呵,的确玩音响一定要有平和,包容的健康心态,当成“追求次好的艺术”,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这个观点我可不完全赞同。
在一定的器材条件下,尽可能把它最佳性能发掘出来。
对于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玩家,尽可能把唱片里的全部信息发掘出来。


在能力范围内肯定需要锲而不舍,这才符合发烧的精神。
但超出能力范围以外,我觉得还是应该妥协。
就算是HI END器材,同样也会存在着妥协的地方,只不过相比于同类型普通器材来说,妥协的范围小很多罢了。

嘿黑,有时候,即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有不妥协的追求,也不得不妥协!
对应hi-end级别的器材,又有多少耳朵是hi-end级别的?
这是发烧友最大的痛,也是很多普通朋友对发烧不屑一顾的原因之一...
[/quote]

完全同意「有不妥协的追求」这个发烧人生观。其实LP系统各个环节都永远不懈地力求完美:Clearaudio的最新旗舰唱盘 Statement及其专用 Phantom 唱臂,能够达到100 dB动态的Gold Finger唱头;RCA再版45rpm的单面vinyl唱片……等等说明了LP的确存在着有不妥协的追求者的。

记得那时升级唱头由HK$2000升级到HK$20000,只不过是为了多了些细节和动态,再由HK$20000升一倍,就是由于有不妥协的追求精神,力求完美。
TOP
6#

leslie 在 2005-12-1 14:09:43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12-1 13:57:04 发表的内容


刚好相反,我这个音室差不多每周都会有发烧朋友到访,他们来的目的就是要聆听我的LP系统;平时我聆听的多半也是LP(当年LP系统有什么感冒咳嗽时除外) ,因此使用率相当高。可以客人聆听后都是十分赞赏,难道这样多人的耳朵都有毛病?

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有点钻牛角尖了,事实上所有的LP中心孔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我就从来没有抱怨半句说音乐变得难听了。

记得当年日本Denon公司曾经有一部称为Dragon的唱盘推出市场,这部唱盘构造复杂,可以自动修正唱片中心的偏差,可惜并不很受大众欢迎,这也可以说唱片中心的偏差在人们心目中究竟有多重要了。


老师,我有记得是NAKAMICHI出DRAGON可修正中心軸
DENON提出的技术是动力回馈避震。


对,多谢指正。看我的记性!
TOP
7#

松香味 在 2005-12-1 13:02:34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12-1 11:29:24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理论上,的确是「“悬挂”系统,在播放唱片时,唱针VTA角是在不停地变化中」,这事实对回放音质的影响不会像各位想象得那么严重。我在这里又贴上一图片,它是Clearaudio的唱头设计示意图,我所担心的“悬挂”系统里的damping material,也是唱针的shock absorber我这个唱头用了16年,仍没有变化。

我觉得厂方在设计上用上恰当的shock damping material,令到唱针的VTA角起到shock absorber的作用,这些轻微的变动就可忽略不计了。要明白想将它绝对的杜绝是不可行的,就像想我们的座驾不振动一样。

[upload=jpg]Upload/20051211129691199.jpg[/upload]


完全同意这一解释,讨论如何减少这些影响显得更有意义。
不过唱头用了16年,仍没有变化。是不是平时用得比较少?或者说“听不出”明显变化比较符合情理。


刚好相反,我这个音室差不多每周都会有发烧朋友到访,他们来的目的就是要聆听我的LP系统;平时我聆听的多半也是LP(当年LP系统有什么感冒咳嗽时除外) ,因此使用率相当高。可以客人聆听后都是十分赞赏,难道这样多人的耳朵都有毛病?

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有点钻牛角尖了,事实上所有的LP中心孔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我就从来没有抱怨半句说音乐变得难听了。

记得当年日本Denon公司曾经有一部称为Dragon的唱盘推出市场,这部唱盘构造复杂,可以自动修正唱片中心的偏差,可惜并不很受大众欢迎,这也可以说唱片中心的偏差在人们心目中究竟有多重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