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勒交响乐版本的个人选择 [复制链接]

查看: 68241|回复: 437
1#

看来确实如你所说,器材对欣赏唱片的影响很大。

我用耳机听的阿巴多93年现场版的马5,感觉高音尖锐,低频不足。不如DG伯恩斯坦的现场录音的马勒效果好。不知道换到高级音响上听是不是效果就会好的多?

不过即使不谈录音,我觉得阿巴多这版马5听上去让人感觉演奏的匆匆忙忙的。虽然用时69分钟算是“正常”的范围,但是感觉演奏的好象比65分钟的梅塔decca版还快——当然这只是个人感受。

马勒第八建议你听听西诺波利的,带花的,名不虚传,录音好,演绎的比较“温和”。听索尔第的马8给人的压力太大了(有评论说索尔第对乐队“驱策”的太厉害),尤其是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滚滚的音浪向人扑来,对听者来说简直就像被严刑拷打一样——这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包括我。
最后编辑ludwig2000
分享 转发
TOP
2#

上山砍柴 在 2006-4-16 11:31:44 发表的内容
现在要修改这句话了。
第一我现在也很喜欢。本来应该是“先入为主”才对,但是我最早听的库贝里克的DG版只是让我厌恶这部作品。伯恩斯坦DG版也未能改变我的感觉。

同一张唱片给人的印象真是千差万别啊。

我第一张听的马一也是库贝里克的,但是我对这个演绎的印象就很好,一直奉之为个人的马一最佳选择之一。但是您在第一页里提到的你最喜欢的马五是阿巴多的95年现场版,我对这个版本却始终不感冒。

另外,您的第八第一个听的是什么版本?现在还是最不喜欢第八吗?
TOP
3#

枯荷听雨 在 2006-4-20 9:38:06 发表的内容
最近在李源处买了一套俄旋律公司最新出的康德拉辛的马勒(缺2、8),感觉相当不错,录音也好过老旋律公司很多。


康德拉辛居然录过这么多马勒!希望以后Brilliant能把这套东西挖掘出来就好了。
TOP
4#

上山砍柴 在 2005-8-23 0:24:43 发表的内容
audio 在 2005-8-22 21:50:35 发表的内容

马勒的交响曲作品大多繁复亢长,砍柴可以从众多版本中分出个所以来,真有能耐!


听马勒版本是很费劲。
很多版本我都还没听出结果,如上面贴出的阿巴多的9就没有自己的明确判断。
这也不是什么能耐了,花多点功夫吧,谢谢,呵呵。


我倒认为马勒的交响曲对于个人来说是很容易分出好坏的(其实是个人的好恶)。因为他的作品很长,所以每个版本都会有很大差别,所以容易区分。而莫扎特的20分钟不到的小曲子,想区分出哪个版本好,哪个版本比较喜欢才是真正的难事。
TOP
5#

上山砍柴 在 2005-8-23 0:32:22 发表的内容
曼弗雷德 在 2005-8-22 22:18:50 发表的内容
确实一时之选。宽广的速度早就了惊人的张力,录音极佳,在沃特福底的市政厅录制的。演唱者都是当世最红的歌星。斯图德、曹秀美、索丁等等!一级棒!


我没注意曹秀美也在其中呢。
这高丽妞还是很不错的,我有幸找到她在ERATO公司的一张专集,还有一张DECCA的ADAM的歌剧《TOREADOR》,还是波宁吉指挥的。不好听就是,对白好多。


那个韩国女高音好象多数时候是翻译成“赵淑美”吧?她唱的巴洛克和莫扎特确实反响很好 。
TOP
6#

说到马勒,乐迷们好象都有话要说啊!这个帖子才两天就已经 有8页之多了,看样子正如马勒自己所说“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以上各位说的都非常好,我只说一些我至今为止我听过的马勒中个人认为比较好的版本:
马1:小泽/BSO/DG,布列兹/CSO/DG
马二:梅塔/VPO/DECCA,巴里罗利/EMI(伯恩斯坦的还没完整听过,但是个人心目中早以把他的第二认为是最好的)

马三:托马斯/LSO/SONY
马四:柴利/RCO/DECCA,腾斯泰特/LPO/EMI
马五:卡拉扬/BPO/DG,巴比罗利/PO/EMI
马六:卡拉扬/BPO/DG,巴比罗利/PO/EMI
马七:西诺波利/PO/DG
马八:索尔第/CSO/DECCA,西诺波利/PO/DG
马九:卡拉扬79年/BPO/DG,朱里尼/CSO/DG
大地之歌:朱里尼/BPO/DG
TOP
7#

天那!200张马勒会是什么感觉?我才有60多张马勒,其中就已经有很多只听过一两遍的了。

我的下个目标是向全集进军。买全集才是快速增加马勒唱片保有量的最快捷的办法,呵呵~~~
TOP
8#

ypwangwei 在 2005-8-26 12:01:04 发表的内容
我倒是要去找找阿巴多的2和7. 不过说实在的, 7这个曲子不怎么地.( 当然听起来还是很爽, 不过从织体的细腻和结构的精妙两点看, 无法和MAHLER的其他作品比.  


我倒觉得第七是马勒作品中比较好的作品。记得某个乐评说过第七是“马勒带有感情色彩最少的一部作品”,我同意此观点。或许大家听惯了马勒在其他9部作品的哀痛、呼号、把自己的内心感觉赤裸裸的呈现给别人的样子,到了第七这部不带有什么感情色彩(或者说感情色彩带的最少)的作品这里,大家听起来都不适应了。

但是我宁愿把这部作品当作马勒对他的作曲技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检验,是一次纯粹的巴赫式的“作曲”,而不像其他9部作品似的“写日记+作曲”。

这样的作品听起来更轻松一些,也更能让人从音乐本身去理解作品,而不是像其他几部作品一样:听之前最好要了解一下马勒当时的环境、心情、感受(比如第二、第九等等),才会在聆听这几部作品时理解的更快一些。而马勒的第七不需要了解什么背景,只要带着轻松的心情,以及马勒对第二、四乐章“夜曲”的标题去欣赏就足够了。所以,马勒第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马勒作品之一。
TOP
9#

ypwangwei 在 2005-8-26 12:21:52 发表的内容
实在不知道伯恩斯坦的马勒好在哪里, 他的风格还是最适合百老汇的音乐剧.
对比一下老伯和老卡, 卡拉扬的马勒太过清晰紧凑( 不说第九), 不够人性, 象一只光溜溜的瓷花瓶;  伯恩斯坦情绪很丰满, 但往往太过, 象一只扎手的绒毛熊玩具.
看看塞尔的第四, 库贝里克的第一, 瓦尔特的大地等等, 无一不把人性的温暖和音乐感结合到最佳.
谁要是听伯恩斯坦的马勒, 我介绍你去听摇滚吧, 还要痛快.
(本人用的是大白话, 没有音乐和哲学术语, 请原谅)


我也不敢苟同!

伯恩斯坦是公认的比较好的马勒作品指挥。当然,这个“公认”一般是指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肯定会有“少数人”不同意的。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认为一件事物好,对于艺术和音乐更是如此。

或许您就属于那“少数”之列。论坛上当然欢迎各种观点,但是个人认为不宜把个人观点强加给别人,而且表达上更客观、理性一些为好,您说是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