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复制链接]

查看: 22440|回复: 121
1#

回复: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从搭配上来讲,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线材占系统总价的比例来说,也不算过分。商家希望展现的是器材的实力,让你看到器材的潜力和升级空间,很少商家会用很普通的线材来做搭配。同时也可以从商家的搭配上作为今后调整的参考,如果对调整出的声音满意的话,选择符合自己经济能力的同系列下级型号也是可以考虑的,至少脾性一致,不会打架,所以从这点来说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听器材经常都是需要心里带一把增减尺(当然增减尺的精确性需要靠经验的积累),因为几乎不可能完全符合熟悉的听音环境。抛开这些传递信号的线材不说,商家往往多少都会有音响专用的一路电源,而电源处理器也是N多商家的必备设备,就这一点来说,多少都会比家里的周边要优越。况且我认为根据音响的摆位不同,环境也相应的造成各种比重不一的影像,通常从环境的处理上,也可以粗略的窥探到一个商家的音响功力。

因此我觉得把这种事情拿出来讨论并无不可,至少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我四处出差,去过的音响店不在少数,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表现,是人就会有脾性,有爱理不理,你随意的;有照顾周到的;有服务规范但是对系统了解程度低的,就像去了一个音响家电卖场;有第一次就可以随便聊聊的;也有谈的投机才会跟你聊的;有为了照顾总价使用一些廉价线材或造成搭配有比较大的瓶颈最后造成声音不理想的;是人就有不同。

我想说,去听器材,主要是增加一次体验和阅历,欣赏到相同器材在不同搭配下的表现,增加自己的经验和对器材的了解,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器材又搭配的好,是高兴的事情,器材素质到底怎样,通过心底的增减尺来算一下就可知道个大概,也可以作为今后搭配的参考方向。同时在非双休日的时候去,商家比较有心情为你搭配试听。毕竟现在音响行业不好混,一周中比较有生意的或许就那么两天。作为商人来说,总是希望把时间分配给看上去较有希望的顾客。就跟日常工作中,时间优先分配给重大项目一样,并不是其他工作不重要,但是无奈,往往要拖后。

尽量心态平和一些,可能慢慢年纪有点大了,我觉得现在大多数非垄断行业,活的都不容易。
对于音响商家来说,态度又好,调整能力又强,价格不会乱开的,属于极品;调整能力强,价格不会乱开的,已经属于良品;能力又差,乱开价格才是真正的JS。

多点讨论少点争吵和漫骂。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还是需要换位思考。
商人需要考虑客户进店的需求,客户需要换位考虑商人的想法,买卖才会愉快,卖买不成也未必需要站在对立面。商人和客户本来就是建立在相互需要基础上的,虽然利益上可能有所对立,但是只要符合行业规则,就能成为沟通和生存的基础。这种相互需求和一定程度上的对立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被赶的感受是很差,这种感觉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的。
不过作为商人当时肯定也有感受差的地方,说这句话可能让楼主难受了,先说声抱歉。
不过从理性角度来思考,一个商人如果癖性是经常赶客户出门,恐怕也不应该是正常的表现,否则就太不商业了,也不符合利益原则。

      先抛开买卖不说,作为一次音响交流,不管是发烧友还是商家,调整好一套系统的声音是必要的功课,维持周边设备的良好也不应该成为指责的基础,发烧友总是希望家里的声音尽可能的完美,商家也不希望把自己的商品搭建在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平台上。任何商业场所都有这样的表现,卖服装的卖首饰卖手表的,因为都想展示一件商品优秀的地方。
      作为买卖关系来说,现在物价飞涨,我们老百姓消费起来都小心,没有谁进门来看就一定是要来买的,只要对经营没有影像,任何客户都应该是受欢迎的,在一定范围内客户可以随意。
      相信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地方。
      不知道是否大家经常看庭审或者社会焦点一类的节目,往往站在法庭两侧的当事人,在基于自己思考立场的角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最后编辑---why--- 最后编辑于 2007-10-17 10:58:09
TOP
3#

回复: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行货的话,可以去问问北京的名线。
TOP
4#

回复: 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原帖由 清醒发烧 于 2007-10-19 21:16:00 发表
有网址吗?或联系方式,谢谢!


电话:010-66113359
手机:13701150176
名线屋地库沙龙(名线屋音响):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赵登禹路北口冠英园西区28楼西侧B1-2号
TOP
5#

回复: 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原帖由 fightclub 于 2007-10-20 22:37:00 发表
LZ的帖子还让我想起上次去这家店的一段趣闻:
因为当时在找寻胆机,基本锁定EL34,科宝或者欧博,觉得美乐迪贵了些,正好经过就进去瞧瞧。
-一直考虑什么胆机韵味比较好?
-300B是首选哦
-但是不是都说300B力度不......


fightclub兄:
说300B的实际推力要看具体的器材,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无夸大,而且既然你在考虑上述几个型号的EL34机,可以推测,并不是用来推动大型落地箱的,中型书架箱的可能性居多,所以这段言词的讨论基础:1是不拿来推大型箱子;2是和上述几台EL34的机器作比较;以此得出推力完全没问题的论调,夸大成分并不高。

MELODY的300B并联,就听感上的推动能力来说,比起许多国产的EL34机器,并不输,而且对于并联300B就不必上300B的看法,我持保留意见。并联是可以做到韵味和推力兼得的,当然不管什么东西,兼得和舍得的含义有些接近。抛开绝对功率的标注值来说,如果针对某对箱子进行调整,玩到极致的单端300B,实际的驱动效果可以让人心惊。

另外就器材价格顺便多说一句,绝对价值高,跟卖的贵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关于商品是否卖的贵,这个衡量指标应该和资金成本的衡量标准是一样的,以社会平均收益率作为参考。那么音响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应该是多少,基于此来评判才对。

作为一个爱好音响的发烧友来说,我也希望器材价格不会出现现在这个一路往上赶的局面,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整个音响市场,不管是代理还是发烧友本身,需要正本清源的地方都太多。在一个买方市场中,消费者才是在宏观上决定市场走向的因素。

突然想起我一个同事说过的话,“中国的市场经济,给我的感觉就是砍价往死里砍”。虽然是随口一说,但是给我的触动很大。如果全行业的生物链都是这样的话,必然会导致全行业利润率持续降低。这样作为大市场中的一员,谁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保持合理的利润率,才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音响市场我感觉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受害者,全行业利润降低-->消费者消费能力降低-->中低端器材生存压力大-->被迫走向高端和忽悠的两个极端道路-->普通消费者更难以在这个市场中消费。
TOP
6#

回复: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唉,大家还是省点力气去听音乐吧。
这个帖子很难说清楚的,里面主观感受的东西太多。
当事人的感受,线材的争论,电子管的争论,为人处事的方法,哪个都是可以写出一本书的题材,况且世间事,本来就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多,就算是战争的双方,也很难以简单的善恶来加以区分,只是各自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

有本DVD叫战争迷雾,不知大家都看过没有,里面有一句话“就算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人在一起,也很容易去相互伤害”
可见人多的地方,一定会有争论和冲突,毕竟我们不是发展群体智慧的物种,心态平和一些比较好。

日版唱片新出了一系列1200日元的货色,虽然封面上的日文很讨厌,但是封面画和曲目都不错,有空可以去淘点。我刚在马勒唱片买了点,整体效果略见清瘦细致,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