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4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3-25 13:01:00 发表
音响发烧每个烧友的经历不尽相同,经验和感受也因人而异,我等因为爱乐而发烧,因为心中的念想,而不断冲动折腾。我只想谈谈我的发烧感悟无它:1.音响器材无论高端、低端、贵价、廉价都离开不开220V的交流电(或110V交流或12V直流)。如果停电了,任它何种器材也不会发声。所以我第一步要考虑电源处理,个人浅见,拉专线给解码器、转盘、前级、后级,各拉一组单独使用,地线一组,系统前级单点接地,效果较好。2,我


XIN889兄总结的不错.顺便问一句:前级单点接地,具体效果如何?改善明显不?也想过这样搞,就是担心用电安全.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5/22 21:30:46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正天飞云 于 2011-3-25 19:0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3-25 9:22:00 发表
我的看法与你略有不同,第一步是音响器材,第二部是房间的声学处理,第三步是垫材、线材等辅助材料,第四步是垫材、线材等辅助材料。
1.扬声器是龙头,坛子上看到一些扬声器,看了他们房间布置与摆放图片,我如果当面告诉他问题出在哪里,只怕走后关门撞墙。扬声器的选择一定要知道该箱子的发声原理与房间要求,声学处

同样的想法,也想知道670707兄器材搭配的心得.
TOP
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3-26 9:14:00 发表
介绍一些发烧友中毒时的场景,无讽刺意味,仅反映烧友的执着精神:
1.一曲完毕客人问主人,如厕何去,主人领其回房久等,待客出,发觉其毛发全湿,问其缘由,客曰:前者不算,我已沐浴虽未更衣但求重来可否?主人愕!
2.乐曲进行中,客人忽感全身奇痒难忍,主人关心而问,客人曰:今儿如果没有穿衣那么你的房间必被污染。主人问其原因,客答:我浑身从上到下所有鸡皮疙瘩必将飞满一屋啊!
3.几人同坐聆听,忽觉一友

670707兄,短信见到,没有及时回复,抱歉.

670707兄的听感和这个中毒场景,文采飞扬,幽默含蓄,功力可见一斑.还有时光兄,两位大有英雄相惜,相见恨晚之意.
这个帖子越来越精彩,继续关注.
TOP
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3 16:32:00 发表
其实这些版本声音风格与其民族习性有关,通过他们的清酒(酒文化)、酱油(佐料口感)能发现崇尚“淡”、“雅”二字,他们爱吃鲜活的海鲜少食肉类,故其耳屎较少;听力相对较敏感;他们崇拜机械加工(三八大盖射程1000米)和电源处理,故其转盘绝类天下;他们认为女人都可拥有,爱搞多P,但是需要寻找别人不可拥有的女人之声,故此造出“KONDO”、“WAVAC”之声;总之,知道其理,其他皆可解决。  


一个民族的确有一个民族喜欢的声音风格,赞同.
TOP
5#

以上几位老师对版本,曲目,演奏者的讨论,小弟学习了.

继续.
TOP
6#

楼上二位各持己见,百花齐放.赞

最有风度的两位网友,淡定,淡定........
TOP
7#

一首曲子楼上二位能够研究的如此详尽和透彻,不佩服是不行的.

这种精神完全是专家的精神,我想研究导弹的不过如此的钻研,不成魔不成活,不是走火入魔也是步入仙境.

二位继续分享音乐心德,学习中.................
TOP
8#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这次音展上有个<音响技术>的写手,说音响没有标准.这是指没有绝对的标准,大家当然有个基本的HIFI标准,但是玩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性的体现了.

日本有位资深人士说过:音响的魅力就在于音乐的再造.我想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简单的说就是按照自己的声音审美,在满足基本HIFI要素的前提下,发挥自我创造.这个自我创造就是不同硬件的搭配,环境的塑造........

世界上如果存在一套标准的声音,所有的甚至大部分的烧友都认同,这个世界的色彩就单一了,也就没有了色彩了.
TOP
9#

我们玩黑胶的,有一大堆赞美黑胶的形容词,什么活生感,质感,真实自然.

很好笑的例子:凡是去我家的,是烧友的都说黑胶好听;凡是不是烧友的都说CD好听.也不知道谁对谁错,我是觉得都对.听者才是最权威的.你不可能让吃惯馒头的北方人一定说米饭更香.
TOP
1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8-8 18:46:00 发表
我一般对于玩黑胶的人挺尊重的,说好听是品味,说实在话是文化,聆听黑胶过程使人心灵净化、清净、超凡。


说句实在话,也就是追求精神宣泄的千万种方式的一种,所谓的品味和文化,不过是自我加冕于头上的一顶草帽,想的太多,容易进入梦境.

可能是小弟的悟性太差,可能永远无法体会07兄和中山兄的意境.
TOP
1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8-8 19:02:00 发表
先生过谦了,有位先生曾说:玩黑胶过程中哪怕抹去灰尘也是一种文化;此言是我铭记在心哦。


07兄看来是步入精神境界了.对我等村野草民来讲,相对于连一颗落叶都是诗的文化人,简直是目不识丁.

不过,我的黑胶唱片就坚持手洗,要的是那个过程,和洗过的新净唱片放上唱盘,落下唱针,音乐扑面而来的简单满足.是年轻时小资的延续,还是心历过程的结果,没有考究.
TOP
12#

这个帖子,因为07兄和中山兄两位老师的加入,增色不少,感谢+赞许+佩服+.........
TOP
1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8 19:12: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8-8 19:02:00 发表
先生过谦了,有位先生曾说:玩黑胶过程中哪怕抹去灰尘也是一种文化;此言是我铭记在心哦。


这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仪式和爱护。


恕小弟斗胆了,我真是乐了.其实你们二位异曲同工之妙.

已经上升到仪式和爱护了,当然是一种文化,甚至超出文化,到达信仰的层面了.
TOP
14#

哈哈,恕小弟不懂怜香惜玉.唱片这东西,就是一音乐的载体,快乐的工具,一种不容易消耗的消耗品.
TOP
15#

中山兄,你说的KOGAN小协蓝银也要万元左右一张吧,再贵重的唱片也是为我们听者服务的.小心拿放是必要的,牺牲就免了吧.有银子买就不必过分在意,没有银子干脆买个再版.从享受音乐的角度,相差很小,或者没有.从音效角度,就另当别论了.这是我的唱片观,存异但不求同.
TOP
16#

赞以上大家对音响对唱片对录音的钻研精神,而且我感觉这种讨论气氛很好,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阿杰兄,关于"音响的魅力在于音乐的再造"这句话,你认可与否,无伤大雅.知之当知之,不知当不知.

说实话,我并不接受日本对声音风格的审美取向,我是不玩日本器材的,但并不代表我不接受人家的观点.说这句话的人是日本骨灰级别的发烧友,对音响的把玩对音乐的理解不是我等草民可以相提并论的.你也别拿什么萝卜声来扣帽子.

我们烧友,没有一个能够100%还原现场,甚至还原唱片本身具有的信息的系统,或多或少的添加了新的因素,影响了现场的还原.讲个笑话,当年的录音是在教堂,你可以买到所有当年的器材或者比当年还好的器材,你能够在教堂用你的器材播放音乐吗?我看你的身家就是再NB也是枉然.只是好的器材,好的搭配,好的环境缩小了差别,但是这种差别的所谓缩小也是很主观的评判,因为没有人知道当年录音的状态去到哪里,其实也根本没有必要去探究,只要一套音响给你带来听音乐的愉悦感,在你的尺度里是满意的,这就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富豪级别的烧友,即使拥有几百万的器材,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还有更新器材的要求,就是因为音响的不同带来音乐的再造.这就是动力吧.由于无须考虑金钱,他们甚至拥有不同的器材搭配,归根结底每套器材给人的听音感受是不同的,带来的也是不同音乐之美.这种不同音乐之美来自于音响的不同带来的音乐再造.
TOP
17#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8-9 0:20:00 发表
收到中山张兄的礼物!
好茶找空细品!
听了一张《四季》,打开碟盒,小儿眼尖:老爸,你朋友送你的礼物很讲究呀!
按交待的秘诀要旨开声,刚一出声,小儿和娘子齐声:这张碟录音真好!(小儿拉小提琴)
好在哪?
1、声音清晰度好,如果这个录音算标准,那现在录制的大部分唱片都显得声音膨化、浆汗过多;
2、小提琴声音平实、不夸张,没有人为增加的过度水分和泛音,但是也并没有出现发干、剌、毛的情况;


时光兄,小弟也比较喜欢<四季>,不知道中山兄赠送的这张CD是哪个版本,希望贴图上来分享学习下,也好按图索骥.谢谢!
TOP
18#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8-9 12: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8-9 12: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8-9 0:20:00 发表
收到中山张兄的礼物!
好茶找空细品!
听了一张《四季》,打开碟盒,小儿眼尖:老爸,你朋友送你的礼物很讲究呀!
按交待的秘诀要旨开声,刚一出声,小儿和娘子齐声:这张碟录音真好!(小儿拉小提琴)
好在


谢谢时光兄的提示.

这张我有头版黑胶,不过就是单声道的银字橘黄标.音质,演绎的确一流.
TOP
1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9 13:11:00 发表
您好J兄,您说的MONO银字橘黄标这张《四季》与我们说的那张《四季》是不同演奏和录音的,小提琴手也不同。

注意:明恩格指挥斯图加特室内乐团,这个组合在Decca共演、录过四次,分别为:1958年、1959年、1964年、1974年。

我们说的《四季》是1958年版。其中:1964和1974年版的小提琴手是同一位;其余两版的小提琴手也不同。


看时光兄贴的这张CD图片,觉得背面封面是蓝带的,还当是同一个录音呢.回去拿出来考证一下.品相一般,听过两次就放起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