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都能出好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9051|回复: 370
1#

shot 在 2005-11-11 18:50:46 发表的内容
按发展LP先死,后CD死.早死迟死都要死不要争了好吗.



得道高僧的妙评!善哉善哉!
分享 转发
TOP
2#

不能完全同意两位老兄的观点,虽然离题很远了,还是想说一说。现在提倡全球化,工业分工相当细化,音响厂根本不必任何东西都自己做,成本下不来的。一个音响厂只要有电子、结构、外形等几方面的技术人员就够了。拿电路设计师来说,他不需要自己制造IC,因为那是芯片厂商的问题。他只需要选择合自己心意的元器件就可以设计符合自己理想的产品,而这些元器件的性能生产商已经在实际应用上详加说明了。音响厂只要在声音、外观、结构等方面有研发能力就足够了,如要求每个音响厂都有强大的全功能研发能力好像不太实际。
还是返回正题,楼主说CD同样能出好声音,但在前面文章中楼主好像说的是“因为非线性元件”而使CD机出不了好声音啊?会不会我理解有误?
如果采用了并联IC方式就能够解决CD机的声音问题了吗?
最后编辑老浦东
TOP
3#

felixcat 在 2005-11-11 20:10:21 发表的内容
噢,还有一点差点忘了。关于电路板图(layout)的问题。

电路设计好了,不等于万事大吉了,还有重要的一步便是画板图。同样一个电路设计,板图设计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实际性能和理论性能是否接近。比如说对于电路板上的元件之间的位置、距离,距离远一些可以避免元件之间的干扰,但是它们之间的铜迹长了电阻也大了;距离近一些虽然使得铜迹短一些电阻小一些,但是元件之间的干扰又大了——那么该如何掌握距离呢,这里面就有一些学问了。

所以画板图也是一门学问,在大的电子公司里面,都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画板图的,里面的那些都是板图专家。甚至板图部门里面的人还有更细的分工。所以可见,电路设计需要很多的人力与物力,设计出一个性能良好的电路,需要不少的投入。

也是我的一位朋友,设计出一个新的电路,开始他自己来画板图,结果制成品的测试性能距离理论性能比较远;后来他把设计拿到ADI(Boston那个)里,让公司的板图部门帮忙设计板图,结果制成品的性能立刻就上来了。

当然板图这样东西,有时影响不大,但有时却很重要。但问题是对于音响厂家,似乎没有几个有财力养得起这些部门和这些员工哦。



felixcat兄这一条讲得对极了!不是人人都认可这一点的。
TOP
4#

松香味 在 2005-11-11 20:41:49 发表的内容
[
说的及是,板图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又是一个问题,影响电路特性的因素真的太多了,一个专题无法包括所有。
很荣幸能找到知音。我的一个朋友曾在国内一家音响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提出的方案可能“要求”太高而没有采用。现实就这样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也!


松香味兄从题头开始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说,但又一直不肯说出来。搞得别人心痒痒的!
TOP
5#

今天可能Kuang版不在,不然就容易了解楼主的意思了。我看了几遍,越看越糊涂。楼主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概念呢?CD声音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电路里有很多非线形元件吗?还请楼主明示。可能楼主还有一些主题要放在下面说,那我也翘首以待。可能是因为今天光棍节的关系,我这个老光棍今天有很多文章都看不懂。请原谅!
TOP
6#

松香味 在 2005-11-12 0:16:19 发表的内容




看得出浦东兄是喜欢DIY电路的发烧友,能谈谈你在如何提高CD音质方面的见解吗?





谢谢松香味兄抬举,我只是喜欢在坛子上吹吹大炮而已。坛子上对于CD为何不好声的高论多的不得了,主要也就集中在范围不太大的几点,动起手来加以改进难度也不会太高。既然确认CD的理论是不错的,造成声音不好的技术原因大家也了解了。按照这几点去做一下,又好听又便宜的CD机不就应该在中国造出来了嘛?为何到今天只看见不太便宜也不太好听的CD机在中国销售呢?这个问题很令我疑惑,所以有有关的贴子我都非常感兴趣。仅此而已。
TOP
7#

Raxel 在 2005-11-12 12:51:04 发表的内容

Mark Levinson同意你那位朋友的见解.他最近正在搞mp3播放设备.


PC HIFI将成为音响业的主流,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我也很认真的在钻研它。
TOP
8#

松香味 在 2005-11-14 1:32:35 发表的内容
关于CD制式,2005.11《高保真音响》P21上有音乐传真老板安东尼先生这样一段话;其CD重播的声音缺乏信息量,责任并不在CD格式本身,CD碟上刻录的信号并不比录音母带少,原因就是播放设备没有完全将CD碟中的信号提取出来。如果将这个问题解决了,SACD、DVD-A的意义就不大了。
我也认为;如何将CD制式的威力发挥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例如机芯加工精度及配套司服电路系统、光头光电转换效率及精度、数字信号传输损失、数字滤波损失、D/A转换损失、模拟滤波损失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和完善。本帖的目的也在于此。



松香味兄确实用心良苦,但比较偏向于理论、技术方面,这样会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更难以解决问题。即使行也成本高昂,其实CD要好声不必如此复杂。用个最简单的比方,任何家中的音响设备在午夜之后声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往深里去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解决起来又快又便宜。但在坛子上讨论意见多多,松香味兄如有兴趣我们可约时间在线聊聊。
TOP
9#

松香味 在 2005-11-22 12:04:03 发表的内容
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没有“预读取”的CD机,解决好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完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信息还原能力。
DIY的潜力也在于此,盲目的换几个发烧另件,大概“小儿科”都没学好。



从这个帖子一开始我就觉得松香味兄想说点什么,但又不敢说出来,你说别人都是小儿科,那么松香味兄能不能拿一台以你的理念所做出来的CD机,给我们看看呢?
喝了酒以后,讲话就不会温良恭俭让,这个帖子置顶也有好长时间了,楼主想表达什么就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吧。我的论点很清楚,CD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但硬件远远落后于软件,这一点没有必要多争论,既然松香味兄把他人都当成老农民和小儿科,那就请你抖露点东西让我们心服口服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