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因老浦东而体验发烧的乐趣 [复制链接]

查看: 4227|回复: 13
1#

天天早上被自己帅醒的人上来顶一下!!!
分享 转发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

墙内线最主要是“够粗”就行,越粗越好。再就是头和尾的接触越良好,声音就越好。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3#

喇叭线包了3M胶布后中频会比较“平”,这是向高档线材的声音靠近的一步,但有些朋友会不习惯,觉得“分析力差”了,甚至有朋友说“声音轻”了,其实这是个正确的方向。

仔细听,会听出“两端宽”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4#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9-3-26 0:32:00 发表
校聲調音很像拉麵團。

比如把二端的麵團往中間擠,那中間就會突出,二邊就會縮減。

反之,同一件器材、線材在校聲調音的過程中,往二端拉,中間就相對的變薄。

而調聲調音高手的學問就在於中間到底要多薄,可以拉高低頻寬的感覺,而不能讓人耳聽感讓中音域的聲音變薄。

錄音師在master處理時,很多時候都在玩這個。


录音师和器材调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音响系统的中频是很容易“飙”出来的,一“飙”出来,声音档次马上就会大打折扣,大烧友和美食家一样,追求的是没有瑕疵的“味道”,虽然很辛苦、很难,但一旦达到了目标,喜悦之情也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