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 [复制链接]

查看: 42319|回复: 322
1#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CC混音工程师Steve Hoffman说XRCD)

吹吹好,热闹一点。
技术高手喜欢拿技术指标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可苦了用家,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动态”,SACD和CD的动态比LP不知好了多少个dB,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听感却是反了个个,所以评论孰优孰劣不能离开器材,专家用最好的监听器材来听,说出的正确评语一般用家极难有共鸣的机会。

“好声音就是好声音,与“数码”、“模拟”没有关系,与“胆”、”石“也没有关系,关系比较大的应该还是科学技术完善的程度和工艺制造能力水平的高低差别……………………”,这段话很对,也讲了多年了,但有几家做到了呢?

哈哈,以目前水平,对用家来说,有钱才能有正确的听感!
分享 转发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制作人Geoff Emerick谈录音经验)

支持楼主平和的科学讨论态度,数码替代模拟是个渐进的过程,慢慢来。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LP和胆早晚会被淘汰。只要数码产品足够好了,就不会有人再反对它了。
TOP
3#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制作人Geoff Emerick谈录音经验)

不会很久了。
TOP
4#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是啊,都是很有学问的知识人士,何必在风雅的音响论坛上斗嘴上功夫呢?
音响本来就存在着太多的为什么,所以才有在论坛上讨论的必要,取长补短---好,畅谈心得---好,公开争论技术---也好,攻击他人就免了吧。我想大家都是不喜欢看到的。
TOP
5#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先仿造,再创新,这是捷径,是正路子。
TOP
6#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son认为LP...

felixcat兄是我非常钦佩的人,有水平,能始终坚持正确的观点,要坚决顶!
TOP
7#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son认为LP...

音响无非就是一个“玩”字,就和玩“人”一样,喜肥喜瘦是各人的喜好,大可不必互相攻击。

但音响又是个怪胎,很多基本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正确的定论,所以才有这么多高手,大师在网上高谈阔论。

可惜大众喜欢的只是“容易”得到的“好声音”,所以数码必然是唯一的出路。
TOP
8#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son认为LP...

有高手自称“长期的严格的高等教育使得我最不喜欢吹牛, 胡编乱造的人。”,看到这里不由得使我哈哈大笑,估计这位大师受的是单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唯独对英语不了解,也不喜欢化时间查字典。

何谓“hifi"?,只要找本破字典一查就知------“高度忠实”是也!那么用母带做成的LP怎能“他们的平压的45转的LP比母带更具有音乐性,更具有现场感。”呢?恕我无知得紧,实在无法得知其中奥妙,但要比母带更好,除了加“味精”之外还能有什么花样呢?但如果是加了“东西”,还能叫“HIFI”吗?

所以只能得出如下推论:
1.LP是加了味精的.
2.老外在忽悠人.
我很不希望是2,这样的话那些受过“长期的严格的高等教育”的大师,不是太没有面子了!

哈哈哈!中午喝晕了刚醒,胡说八道,得罪得罪!!!
最后编辑老浦东 最后编辑于 2007-12-10 17:23:0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