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灭无耻就应该这样理直气壮 [复制链接]

查看: 8178|回复: 39
1#

回复: 消灭无耻就应该这样理直气壮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8-6-25 20:28:00 发表
[table=94%][tr][td]

教育部谈范跑跑事件: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

[/td][/tr][tr][td][/td][/tr][tr][td][/td][/tr][tr][td]2008年 06月 25日 17:19    深圳新闻网
[/td][/tr][tr][td][/td][/tr]
“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这句话同样对教育部是适用的,用一个人尽诟病的部门来卫道本身就很难有说服力,砍柴兄的长项是谈音乐谈唱片,还是多发挥长处吧,期待更多美文诞生。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消灭无耻就应该这样理直气壮

原帖由 周杰捕伦 于 2008-6-27 0: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8-6-26 23:05:00 发表

天底下谁人无错呢?
教育部当然有他自己的过错.

凡事要讲个公正的话, 一定要对事不对人.

但是就范跑跑地震后的行动来说, 他就是无耻.

公仆们听了这句话肯定会斥你为痴妄,老百姓跟大官们这么平等了,置官员的威信于何地?!官员的八面威风在于自己立身正,这也是涉及到所有人利益的公共事务选人的标准,因为他要替多数人负责,个人行为的道德高低只需要为自己负责,这两样人本身的要求就不同,阁下拿来一起比较,不是看事物没深度就是心怀叵测,立意阴险。
教育部的错还要再看它是无意为之还是故意所为,当然没有人会把教育腐败当成是无意的弱智行为,一个以故意犯错来获取利益的部门,其道德标尺甚至比婊子还低,有人还要“理直气壮”的引用以至要来消灭“无耻”,呵呵,嘿嘿,哈哈。
TOP
3#

回复:消灭无耻就应该这样理直气壮

俺不是笔杆子,表述不会很清楚达意,转一个会写的。
毫无疑问,地震时丢下学生逃跑、事后又为逃跑辩护的范跑跑,已经成为了一个反道德的耻辱符号,成为一个人人想捏的道德软柿子。网友骂他丧尽师德,时评家公开骂他“杂种畜生”,同行骂他为老师们丢脸,连他的母校北大历史系也跳出来痛骂“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教育部在批范上异常激烈的姿态,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痛骂范跑跑“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教育部还迅速在“师德规范”中添上了“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条款。(6月26日《新闻晨报》)

是的,为了捍卫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了明确是非荣辱的界限,有必要对范美忠的反道德言行进行批判———可教育部对范异常积极的批判姿态还是让人感到惊讶:教育部何时对教育领域的丑闻有过如此激烈、鲜明的批判姿态?教育部为什么对批范倒范如此热衷?且不说教育乱收费、大学评估丑闻、学术腐败、招生腐败、名校办民校丑闻、贪污四六级考试费、高校贩卖文凭、基建采购腐败等事务上没见过教育部有过如此积极的批判姿态(很多时候都选择刻意回避),就说此次震灾暴露出的让人触目惊心的校舍质量问题吧。学校本该是最坚固的建筑,本该成为灾难时公众的避难所,没想到却成为此次震灾的重灾区———为什么没有见到教育部在这件事上的激烈批判和严厉问责?

骂范跑跑无耻,可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把校舍修成豆腐渣工程更无耻、更不可原谅、更丧尽天良的事情吗?震灾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别人。但建房子时偷工减料,就是不可原谅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谋财害命,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于险境之中。而且震灾来临时根本不能寄望老师的道德去保护学生,关键还得靠震不垮的房子。显然,豆腐渣校舍比范跑跑恶劣多了,问题要重要多了。可震灾发生一个多月了,我们看到过教育部惩处过一个豆腐渣工程责任人吗?看到过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骂过豆腐渣工程制造者一声“无耻”了吗?看到过教育部门认真反省过校舍质量问题、为校舍建设出台过一部法规吗?看到过教育部门对那些压在教学楼下死去的孩子说过一句“对不起,睡在瓦砾中的孩子,没有让你们住上结实的教学楼”吗?至多是在空喊“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对怎么建、何种标准、如何监管、如何保障却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办法。

相比之下在批判范跑跑上是多么积极,又是痛骂其无耻,又是迅速补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条款。其实批判范跑跑根本用不着烦劳行政权力的,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可实现道德自治,汹涌的公众道德批判足以让范感受到道德压力和产生耻辱感,民间的道德自治有能力捍卫社会的道德底线———而民间的道德批判拿那些豆腐渣工程却是没有办法的,民间道德批判不可及之事,才是掌握着行政权力的教育部最该关心的问题。可为什么教育部会淡化豆腐渣问题,而和舆论一起积极地声讨范跑跑呢?一方面,范跑跑在舆论群殴中已经被视为一个“可耻”的逃跑者,批范倒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的道德表态运动,这时候教育部跟着一起批,可在与范划清道德界限中反衬教育部的道德形象,可以树立教育部的道德政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范跑跑只是一个“穷教书的”,是一个可以随便踩、随便捏的软柿子,而豆腐渣工程则盘根错节,其后不知纠缠着多少人的既得利益,利益链上不知牵系着多少校长和教育官员———追问责任中甚至要追究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骂豆腐渣工程无耻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面对被舆论批得体无完肤的范跑跑,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偷着乐,在内心感激这位管不住自己嘴的傻瓜,是范跑跑救了他们,是范跑跑这个更易于道德批判、更能迎合公众批判欲望的坏典型使他们的问题被遮蔽。(作者曹林,系新锐青年评论作者,现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评论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