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0882|回复: 320
1#

felixcat 在 2004-11-19 12:00:50 发表的内容
恩,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前途的。对于电子乐器和真实乐器的问题,就拿电子钢琴和真正的钢琴来作例子,为什么波形再准的电子钢琴,声音也不够真实的钢琴来得自然呢?

那是因为,对于电子琴,我制造芯片的时候,所能够做的就是把钢琴的每一个单音的波形都set到芯片里面去,然后弹奏电子琴的时候,我按一些键,那么芯片所能够做的就是把这些键所代表的单音的那些波形,按照按键的力度乘上系数后再叠加起来,最多高级一些,再用一些DSP模式把合成的和声美化一下而已。

而至于真实钢琴,那么则不同了:我按多个音的时候,产生的综合效果还会受到钢琴的反射板、共鸣板、固定岗弦的那块钢板等等物体的影响,因此出来的波形肯定不是那几个单音的波形相加的结果,而是变得异常复杂,甚至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说几乎所有的电子乐器都会败在这个方面。



这有点像数字图形领域的光线的全局渲染(Global illumination),今后的数字图像的真实度全仰仗这种东西的具体算法了,楼主对此有何高见。

另外,对于电子乐器,我只是外行,就愚见来看,现在的电子声音都是真实乐器的采样,也就是你弹奏的时候如同发一个指令给一台真实的钢琴,然后计算机播放先前录制的声音,这是否说对于弹一个音的时候,可以做到相当的完美。而以后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采样,或者以一种光能传递的方式来用软件计算所反射的各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像现在的交响乐乐音色Vienna Symphonic Library,及 Sonic Implants 的弦乐合奏都是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大步的跃进了。

我相信科学。目前来讲数字技术在图像领域已有了相当令人满意的结果,无论是考虑了视觉心理学还是数据。而音频领域,我姑且相信,主要是衷心希望不久的将来有一个可以达到LP的声音而价格及使用性能如CD的产品。
最后编辑darajan
分享 转发
TOP
2#

Wilmer威馬 在 2004-11-17 14:59:37 发表的内容
无论任何新旧数码技术,似乎仍只停留在如何完美重整单音调波形,但就似乎仍未有能力兼顾实时的谐波及泛音运算。

如果电脑动画模拟迫真度可以进步到完全取替真人演出,而硬体又可以平民化,就是数码天下真正来临的日子。


绝对不远了!
TOP
3#

我实在搞不懂资深民工博士为何一上来似乎就气势汹汹的。好像,这个话题应该没必要用某些口气来写。现在是外星人说外语,我们地球人看着热闹,偶尔似懂非懂两句。不过在尊敬的同时,忽然诧异的看到,原来外星人也学了不少地球人的缺点,有意思。

说到底,F博士在这个半艺术半技术的地方甩出一串令人头晕目眩的程序语言大概还是内心的某种兴奋的冲动所致。跟我们任何人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对某张唱片灵魂出鞘之后的急于宣泄内心的情感是相同的吧。各位外星人博士就好好说话吧。不要学习隔壁的坛子:)

有个建议,在地球村里,外星人士最好将语言解码,至少转换成地球人耳朵大都听得见的频率格式吧。

声明一下,我可一点不认识 Flexicat博士,没准儿还在隔壁跟他吵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