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子就不推荐了,有这张就足够,转帖文章一篇:
<<Eric Friedman 和Heifetz>>
Heifetz的后半生几乎都在LA渡过,在自己比佛利山庄的豪宅享受,到海边钓鱼,另外就是在南加大的音乐系收了一些学生。
想跟Heifetz学琴的人很多,但是名师不一定出高徒。在美国这种自由的环境里,要出人投地是要靠自己和商业的经营。这跟Oistrakh主导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冷酷的集体训练,比赛得名是不同的。Heifetz的学生里面,他真的最器重最想栽培为嫡传弟子的就是Eric Friedman.他还跟Friedman一起灌了一张巴哈双小提琴的唱片。
但是Friedman不以此为满足,他想去参加第一届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海飞兹从头到尾认定这个比赛会受到美苏对决政治影响,尤其是美国人绝对没有『主场优势』,他强烈劝阻Friedman去比。
但是Friedman不听老人言,受了Oistrakh的怂恿,他以为他会得到第一名,结果最后只拿了第六名,严重地打击了演奏的生涯。最后只能在学院教书发展。
名师不一定能出高徒,当名师的名声过大时,有时反而是盛名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