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bs 在 2006-11-4 22:30:49 发表的内容 我也不大同意LZ,我按照LZ思维写了一篇读后感,望包涵. |
钢琴协奏曲之吾见
读<<钢琴协奏曲之我见>>有感
深圳钢琴协奏曲大赛落下帷幕了,在此我谈下我对钢琴协奏曲的一点肤浅认识,也请大家来谈谈各自对钢琴协奏曲的看法。
老实说,我太喜欢听钢琴协奏曲了。我认为,钢琴协奏曲很耐听,极不容易听腻。比起纯粹的乐队演奏曲(比如交响曲)以及纯粹的钢琴独奏曲(比如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无论在曲式上还是旋律上一般都不单调死板,“交响性”更强,旋律更丰富,富于变化。而且钢琴协奏曲中某些段落,特别是衔接段落大多都百转千回,回肠荡气,听上却很自然。绝不是为了保持曲式的完整性而不得不写这么一个段落。所以个人认为交响曲以及钢琴独奏曲比钢琴协奏曲都要不耐听得多。如果我平时一有空要听音乐的话,首先一般不会想到要选择听钢琴协奏曲以外的音乐。
钢琴协奏曲这一形式表现力很强,能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表面上看,钢琴协奏曲这一形式是并不高级,在乐队中加入钢琴,乐队就处于次要的伴奏位置了,乐队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协助钢琴,完成钢琴不能完成的东西,所以钢琴协奏曲中乐队部分一般都非常单调,完全不具备“交响性”。这也导致钢琴协奏曲在表现力上远不如交响曲。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乐队中加入钢琴,管弦乐团可以弥补钢琴声音短促的缺点,而钢琴又可以表现乐队很难表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音符。钢琴与乐队的组合,绝对是非常完美,这一组合应该可以表现出非常复杂的思想内容,贝多芬也是这么认为的:贝多芬在创作完皇帝钢琴协奏曲后认为钢琴协奏曲这一形式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非常无限,很能够完整地表达他内心所想,如果不是因为耳聋严重导致他不能表演,他还会写更多的钢琴协奏曲.,之后贝多芬放弃了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专心从事交响曲,钢琴奏鸣曲以及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真是遗憾.
钢琴协奏曲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优秀作品数量太少。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世界上有名气的交响曲太多了,但有名气的钢琴协奏曲,数来数去就那么几首。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等全才型作曲家所作的交响曲数量要远多于钢琴协奏曲的数量。布鲁克纳,马勒,查理斯特劳斯等作曲家更是只写交响曲不写钢琴曲。从中大概可以反映出钢琴协奏曲是比较难写的,对作曲家要求高,必须既精通钢琴又通晓乐队才能写出好的钢琴协奏曲作品。所以钢琴协奏曲是检验作曲家功力的试金石,写钢琴协奏曲真的是几个极其富又挑战性的工作,既要写乐队又要写钢琴,因此数量不会很多,但是这对于我们爱乐人来说无疑系天大的喜讯,因为我们不要花很多银子就可以欣赏上上好的钢协。比马勒,布鲁克纳等人的交响曲全集,动辙上十张唱片,买一次花费极多,而且版本之多又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钢协则不同,不仅数量少,而且版本也相对不多,因此喜欢上钢协就意味着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听到最好的音乐.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几首著名钢琴协奏曲的看法,其实我的主要观点就是一个——钢琴协奏曲很不容易听腻,但还是具体谈谈: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我最先听的是第23,当时几乎每过几天就要听。三个乐章都很完美。虽然当时听的太多,但是现在还没有听腻。后来陆续听了第9,10,14,15到27的所有钢琴协奏曲。感觉虽然很优秀,比莫扎特的歌剧好听。莫扎特后期钢琴协奏曲非常有名,我听任何一次又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味道。现在除了常听第23之外,其他的也都隔几天听一回.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第5皇帝钢琴协奏曲名气很大,我从各种介绍文字上读了关于皇帝钢琴协奏曲介绍之后满怀信心的去听了这个曲目,结果发现第一乐章,果然非常宏伟,非常雄壮,但除了宏伟与雄壮之外,第一乐章并不空有一个外壳,给人的感觉也并不是过于冗长,而是勾画了一个充实而丰满的世界。皇帝钢琴协奏曲的第2乐章我非常喜欢,这个乐章写的很成功,不论乐队与钢琴,在技巧上其实都非常简单,但贝多芬仅凭这么简单的技巧就创作出了这么富有深刻乐思的乐章。真是十分了得。这个乐章也真的是百听不厌。但皇帝的第三乐章就更好了,看上去钢琴与乐队在一个旋律上变来变去,让人不知道贝多芬到底在写什么,到底在想什么,其实回旋曲就是这样,不在一个旋律上变来变去就不是回旋曲了,但要变的好,变地狡猾,变得聪明。老实说,这才是贝多芬的高名之处,贝多芬其实很喜欢忽悠人的,这还不是最牛比的,有很多作品,到了尾声他才有了灵感,导致全曲一半的篇幅都是尾声,但是即便这样听众还是那么津津乐道,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即使忽悠也是无法超越的忽悠.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比皇帝钢琴协奏曲要烂很多。另外贝多芬的第1,3钢琴协奏曲,真的是太有意思了,看似单调无聊,但是我宁愿去听贝多芬的这两首协奏曲也不愿意去听其他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钢琴家与乐队,录了这么多版本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原因?另外要一提的是,里赫特有6到7个版本的贝多芬第1与第3协奏曲,里赫特的选曲一般都是非常独到而又有艺术性。为什么里赫特会经常去弹贝多芬1,3协奏曲呢?这也可见这两首钢协的确有过人之处,为什么我偏偏又喜欢这两首协奏曲呢?难道是贝多芬的音乐是为我的口味量身创作的吗?显然是,因为我深爱贝多芬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以及弦乐四重奏,当然还有钢协。至于贝多芬2,4协奏曲,我听过不知多少次了,实际上第4非常好。改天没有听过的人一定仔细听一听。
肖邦钢琴协奏曲
不论在哪种场合,肖邦第1协奏曲比第2协奏曲上演频率要高的多。大概是因为第1比第2在技巧上更难的缘故吧。但说实话,第2比第1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具思想性。所以若真要论演奏的难度,演奏好第2协奏曲恐怕要比演奏好第1协奏曲难得多。我曾经是肖邦第2协奏曲的疯狂迷恋者,每看到一个新版本的第2协奏曲必买必听,在这么多第2协奏曲的版本中,我最喜欢哈斯基尔在PHILIPS录音室的录音,由马克维奇指挥。哈斯基尔这个版本选用的是科尔托写的乐队协奏并得到了科尔托本人的赞许。听完哈斯基尔的这个版本,你就会发现大多演奏者,包括一些名家都没有真正掌握演奏第2协奏曲的方法。因为大部分钢琴家在演奏第2协奏曲时都不得要领,所以这影响了第2钢琴协奏曲的知名度,导致第2的名气比第1也小了很多。另外要提一下,里赫特也有一个肖邦第2协奏曲的录音,采用的也是科尔托的乐队协奏。这个版本名气不大,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好版本,与哈斯基尔对比,第一乐章哈斯基尔更出色,第二乐章两者不相伯仲,而第三乐章,里赫特比哈斯基尔出色多了。第2协奏曲的慢乐章,被李斯特誉为完美的乐章,很多版本演奏的过于细腻,柔软,做作。而哈斯基尔与里赫特演奏得自然朴实,真是大家风范!!
肖邦第1协奏曲也有无数版本,但最好的当然是波里尼演奏的。其实波里尼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肖邦钢琴大赛的现场录音版本,一个就是获奖后在EMI的版本。指挥都是同一人。这个两个版本感觉肖邦大赛那个版本要好很多,EMI的那个差远了,当年鲁宾斯坦在大赛上听了波里尼演奏的肖邦第1钢琴协奏曲之后说“评委当中没有人能把肖邦第1协奏曲演奏的比波里尼还要出色”。恐怕鲁宾斯坦听了EMI那个版本之后就不会这么说了。关于肖邦大赛这个版本,我一直听的是电脑文件,至今都不知道这个版本的唱片模样,请高手来贴一贴这个版本的唱片图片。另外在EMI版本过后波里尼就似乎再也没有弹过第1协奏曲了。波里尼似乎也没有肖邦第2协奏曲的录音,估计也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深刻理解第2协奏曲的缘故。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
说实话,到目前位置,所有钢琴协奏曲中我听的频率最低的,就是李斯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了。实际上,李斯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名气并不大。上演频率也不高,唱片版本也少——至少比肖邦协奏曲冷门。照理说,李斯特两首协奏曲,每首大概18分钟,演完全部两首也就只要36分钟,而一般协奏曲一首就要30多分钟了。所以从时间上来将,演录李斯特两首协奏曲并不吃力。但为什么唱片版本少,上演频率低呢?难道是因为里赫特的版本太出色了而使其他钢琴望而生畏?李斯特的两首协奏曲可以说非常不美,除了炫耀技巧啥也没有,特别是经过里赫特的演绎更是将原作的不美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个人认为这两首协奏曲比较耐听,比肖邦的两首更耐听。耐听就是不好听的意思.
舒曼、格里格钢琴协奏曲
舒曼与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经常一起出现。名版也不少。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我最喜欢第3乐章。这个乐章,在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可以说是最难听腻的。平时我也经常听这个乐章。这个乐章充满活力,不仅非常流畅,而且有一种推动力,听了让人感觉到精神振奋。但舒曼钢琴协奏曲的第1,2乐章也很好听。据说舒曼当时先写了第三乐章,想将此乐章当作一首独立钢琴与乐队的幻想曲交付给出版商出版,后来舒曼又写了第1,2乐章,最后连同第3乐章作为一首完整的钢琴协奏曲交给出版商。这是音乐史上最出名的虽然是拼凑但是一点没有拼凑痕迹的钢协了.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特别是第2,3乐章。有非常浓郁的北欧风格,刚开始听的时候真是意味深长,很有味道。很快就会喜欢上。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第2钢琴协奏曲被誉为钢琴协奏曲中的交响曲,以前经常有人讨论,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哪首最好?如果评选四大钢琴协奏曲,会是哪四大?其实我对这些问题心里也没底,但当我第一次听完勃拉姆斯第2协奏曲之后,我顿时产生一种想法,这首协奏曲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最好的。如果选四大钢琴协奏曲这首肯定要排第一。后来听了几次都没有听腻。之后又听了勃拉姆斯第1钢琴协奏曲,感觉这个协奏曲虽然总体上比不上第2,但更有张力,某些地方在旋律上更吸引人。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诺夫第2,3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上演率很高,唱片版本多。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协奏曲。很多评论家说柴可夫斯基不擅长写钢琴作品。我看确实如此,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都是以乐队的思维来写成的。这在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中也可以表现出来。第一乐章开头那段非常著名的,热情洋溢的乐段过后,就变的非常冗长乏味。我甚至根本没有兴趣听完整个第一乐章。这个第一乐章将近20分钟,虽然很多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也都是20分钟左右,但感觉上柴可夫斯基的这个第一乐章特别的冗长,冗长中又缺乏变化,给人的感觉就是更加的冗长。第2乐章与第3乐章也过于单调,将这首协奏曲与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柴可夫斯基在钢琴创作方面确实比较弱。这是所有著名钢协之中最丢人的一首了.
拉赫马尼诺夫第2钢琴协奏曲,也是钢琴家演奏的热门曲目,第1,2乐章很好,但第3乐章非常冗长乏味,缺乏变化。拉赫马尼诺夫第3钢琴协奏曲,其实整个曲子只有其中几个段落是出色的,其他部分比起这几个段落就差远了,第3钢琴协奏曲其实有名也就有名在这几个出色的段落。听这个协奏曲主要也就是听这几个段落。拉赫马尼诺夫并不像个完美主义者,比如他的钢琴前奏曲,练习曲,有几首非常出色耐人寻味,但其他的就很一般了。这是所有著名钢协之中次丢人的一首了.
这两首钢协我也承认写的很一般.
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最好的当然是米开朗其里的版本,其他版本无法超过这个版本,听这个就足够了。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
只听过第1,3,5。这些钢琴协奏曲跟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一样,初听感觉不出什么味道,但仔细一听,听进去了之后发现也是很有味道的。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太有名了,这些作品的光芒完全掩盖了肖斯塔科维奇在钢琴上的成就。其实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赋格,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完美的天才之作,但这些作品都遭到冷漠。肖斯塔科维奇的大提琴,小提琴协奏曲倒是经常被人演奏,唱片版本也多,可钢琴协奏曲演奏的人就较少了,最有名的唱片要数肖斯塔科维奇在EMI自己担任钢琴独奏的这个版本了,从这个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肖斯塔科维奇确实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演奏技艺完全不在拉赫马尼诺夫之下。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想说,钢琴协奏曲非常耐听,不容易听腻。虽然出现过象柴一,拉二这样的失败之作,但是并不能否认很多钢协是非常优秀的.你可以带着“欣赏”的态度,去欣赏交响曲,钢琴独奏曲或歌剧,更应该从“欣赏”角度去面对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最初是用来“听”的,现在是用来去“欣赏”的。钢琴协奏曲一点都不单调,富于变化,一下子就抓住听众的心。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大家能提出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