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线材原理11条反常规总结(新增一条第11条超高频延伸决定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7800|回复: 444
1#

相位传真 在 2006-1-3 11:25:15 发表的内容
音响为什么要用耳朵较声?仍建议做以上试验!
如果有条件测,请用2伏的信号,加在100k欧的电阻上,看看对低频的衰减有多大!




电阻是无感的还是有感的,是不是真的对低频衰减很大?
最后编辑TAD01
分享 转发
TOP
2#

屏蔽层根据整个产品设计的需要而决定的,如有些编织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就不需要屏蔽层,因此是不能独立分开来讲。
TOP
3#

是啊,可以说是等效于频率均衡器,只不过是有源和无源,有放大和无放大之别,线材是微量调节。
TOP
4#

相位传真 在 2005-12-21 9:19:17 发表的内容 。


单晶材料会获得比普通铜材更好听的音色,但是在长时间褒线后,普通材料和单晶材料的差距会减小,因为褒线电流能逐步打通晶体交界面的任督二脉。





真的能做到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编辑TAD01
TOP
5#

www.www 在 2006-1-4 16:50:13 发表的内容
想矫正相位误差,你要先测量相位误差,然后去补偿,难道你的线材对所有系统的相位误差补偿都是正确的?



www.www 兄这个观点是对的,不然就不会有金的,银的,铜的,合金的,银铜合金的,银包金的,铜镀金的,铜镀银的,铜镀镍的,铜镀铑,超低温制作的,灌注拉延的,编织的,同轴的。。。。。。。。。。等数以百计的品种。
TOP
6#

相位传真 在 2005-12-21 9:18:07 发表的内容
高频延伸和人耳的掩蔽效应

人的耳朵总是对提前到达的声音比较敏感,而导体传递音频范围内高频的时候,频率响应几乎不会有衰减,但越粗的导体,高频传递会越滞后,人耳听来,就是高频延伸不好!

音频系统中的某些元件也会带来高频滞后,所以线材的任务不仅仅是忠实传递信号,而是要能补偿音频系统的失真。

懂得了控制高频的时间滞后,用铜线也可以做出超越银线的高频延伸来!看来人的耳朵是很容易上当的。
TOP
7#

www.www 在 2006-1-4 14:18:40 发表的内容
对不起,应该是高频滞后低频





是的
TOP
8#

dr kuang 在 2006-1-3 15:40:50 发表的内容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初步也是这样想,但还没找到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
在后级上的问题不是“变粗”,而是觉得后级的功率缩水了,最奇怪的是在前级上单支的高频延伸比多股好,但在后级却经常会有多股延伸比单支好的奇怪现象。具体是什么原因实在想不明白。
合并机的电源线,在听感上我更倾向于用多股。



多股线要看是几股的,只要设计合理,同样能出好的效果。
TOP
9#

www.www 在 2006-1-4 14:02:09 发表的内容
TAD01 在 2006-1-4 13:46:59 发表的内容
不好意识,初来乍到,看这么帖子,真是受益匪浅。


说法是错误的,当某一频率传输一个波长,高一倍的频率传输两个波长,所以高频的相位一定只滞后低频,只是传输介质在不同频率上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不同,导致对群时延特性的色散效应,导致相位的离散,所以,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音色。



同意WWW。WWW 的看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