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6年第一篇:穆斯托宁与赫尔辛基节日乐团新年音乐会印象】 [复制链接]

查看: 2311|回复: 1
1#

钢琴取走盖板是穆斯托宁的要求,道理很简单:他指挥时能看到所有的乐手。但东艺的场子实在太大,穆的琴声以飘逸灵动见长,而不是力度,因此昨天钢琴的声音明显弱了很多,与唱片相去甚远。
昨天加演的曲目同样令人意外,上半场穆斯托宁独奏加演的是马蒂努的两首Dumka舞曲,下半场乐团加演的居然是拉摩的一首舞曲,不要说观众,乐团的一位乐手告诉我甚至他从前也没演过这首曲子。穆斯托宁实在是很有想法。
我是坐在A区的第三排当中的位置,其实他们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很强,可惜数量少了,坐在后面可能体会不到,这也反映出东艺这个厅的音响效果还是大有问题,不同地点的声音差别太大了。
与三个芬兰乐团的合作——拉蒂和赫尔辛基节日,加上两年前的芬兰室内乐团(当时的指挥是萨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钢琴则是穆斯托宁),让我惊叹于芬兰这个国家非凡的音乐实力,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却很少为我们所了解的音乐大国,不仅仅因为他音乐教育的深入人心、指挥演奏人才的辈出,更因为他们在音乐上的探索和进取——芬兰是当今最重视当代音乐的国度之一——此次拉蒂和赫尔辛基在上海共加演的五首曲子中,除了《忧郁圆舞曲》外,其他四首极有可能都是上海的首演。
最后编辑Dufresn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