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前石后功放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5260|回复: 18
1#

反馈过深确实容易引起高频自激,增加静态电流、采用小容量电容、加大局部反馈并减少级间反馈,应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如逢伦音 在 2005-1-14 14:19:40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1-14 13:10:27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楼主太看重交越失真了。实际上,只有B类电路,这种交越失真才明显,单端A类是没有这种失真的。而且AB类设计的好,也不会有这种问题。

AB类加上了一定的偏流,可以让推挽切换的时候输出管不要处于关断状态,就比纯B类失真小。

有的功放小功率的时候就是A类,大功率是AB类,这样失真是比较小的。THD一般可以做到小于0.1%,而如果用胆机加输出变压器的THD一般在1%或更大。因为首先,胆管放大的线性度比不上晶体管,其次,输出变压器有损耗,会淹没微弱和瞬态信号。

所以胆机实际上相当于把声音变得更光滑了一些,相当于photoshop上用smooth 的作用。

杂志上的美女照片,脸上都smooth过了,一些小坑和痘痘都不见了,其实是一种失真,因为大家看上去都是美女了。不过这种失真是一种趋向美化的一种失真。


B类加上了一定的偏流后,只是消除1kHz以下的交越失真,随着频率的升高,失真度迅速上升。如果电路的开环增益和带宽不够,不能保持足够的负反馈量的话,10kHz的失真将比1kHz时大10倍以上,这些我都有实测数据,交越失真(在我国实际上叫开关失真)已成我提升功放性能的瓶颈问题



b类加上偏流至少已是ab类了,1khz以下以上存在的失真,可以通过添加局部负反馈、级间负反馈解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