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指挥学派人物——卡尔-舒里希特 [复制链接]

查看: 3808|回复: 21
1#

舒里希特在录音室里,全然施展不开,缚手缚脚,呆板迟滞,与其生龙活虎的现场相比,相距太远。EMI拙劣的转制,更损害了这套录音的价值。
分享 转发
TOP
2#

可能我说的过分了点,EMI的这版录音确实很烂,拾音话筒放的很远,电平偏低,造成音色暗、音像小。可能是法国版的缘故吧。
老一辈的指挥家的确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激发出他创造性的灵感。这是事实。
TOP
3#

德国实力派指挥家舒里希特,本质上属于传统德奥指挥体系,演绎充满活力,舒展而宽广。战后没有固定基地,活跃于欧洲各国,客席指挥过多个德国著名乐团,曾临危受命,不顾76岁高龄,接替病逝的富特文格勒,率维也纳爱乐赴美巡回演出。
除EMI版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外,布鲁克纳第8、9交响曲也是其著名的立体声录音,声音不错,但速度偏快,没有充分展开,给人有“赶工”的感觉,老大师们在录音室的麦克风面前都显得不太自然。
LIVING STAGE这2款立体声现场录音非常令人满意,唱片转制音效好极了,真正表现出舒里希特演绎的特点,紧凑有力、起伏流畅,大气而舒展。
如此才令我对老大师们的现场录音特别看重。
[upload=jpg]Upload/20053810203165568.jpg[/upload]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3810225185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381022204015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3810223381542.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