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淘碟之旅之收碟要趁早 [复制链接]

1#

看老范的帖子,感觉去德国淘碟没多大价值了,在香港和广州也足够了,虽然价钱可能稍高一点,但减去路费、唱片运费恐怕也相差无几了。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7/6 23:39:3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2#

老范,喜欢的唱片干脆就直接买原版好了,什么白金标、德版PHILIPS你现在看来或许还可以,但当你的系统稍稍升级一下,就会发觉这类唱片没啥意思,心里头还是会牵挂着蓝地球呢,宁缺毋滥啊!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3#

呵呵!唱片的价钱很多时候是没地方说理的。比如DECCA和LONDON,同样的英国压片,偏偏价钱就是DECCA要高几倍。ELECTROLA白金标与地球牌压片地不同,有多大差距实在说不清,我手头只有一张老傅的,可这张地球牌是太稀罕了也没得对比。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4#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9-7-13 0:50:00 发表
其实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涉及到人收唱片的动机。至少对我来说,收藏唱片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脑子进水之后做的决策。不知道对其它人如何。

如果说头版和再版的区别听不太分明的话,那LP和CD的区别呢?有的时候当然是云泥之判,这我经历过很多次。但我也还经历过好几次CD好过LP,或者区别听不出来的,这些我不愿意说就是了。

那收LP为了什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好的艺术家,现在CD找不到了,这是理

顶老范!收藏头版确实是有点脑子进水了,我自己的症状就非常明显。
其实我和我接触过的一些玩黑胶的朋友都基本认同,黑胶的声音同数码音源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声音的活生感和声音的密度,版次越靠前这方面的优势越明显,当然,前提是唱片的品相必须良好、重播的器材有相当水平。而从我做JS的经历看,买头版的朋友基本上器材大部分也都已达到了一定层次的了。不过对于只着重音乐内容的朋友来说,头版绝对是多余的。
另外老范对Janigro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了,近一年多时间我也关注着这位仁兄,发现他的一些三重奏之类的唱片还好找些,但奏鸣曲、大无之类的出现机会实在不多,价钱也给炒上去了。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