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alma 于 2009-7-24 0:38:00 发表
现场的优点很多,譬如说声压、无压缩的动态、声音的一些物理特性、现场的气氛、以及现场的特殊性等等。现场的声压就是CD是很难模拟的,现场声音的物理特性譬如某些声音也是麦克拾取不到的,而正是这些声音所形成的泛音是现场声音温暖的重要原因。因为单件乐器的泛音可以在场后做出来,而合奏时的泛音是很难做出来的。古典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他是和声的艺术,不同声部交融所形成的音色丰富多彩。通俗说,二个人的二重唱形成的是

说点个人观点,alma兄莫怪,从alma兄的观点看来有点混乱。
首先,CD录载的是声频讯号,声压是整套音响系统重播声频讯号时产生的,并不是CD模拟的。那么,要找出不能重播足够大声压的原因,就要从音响系统里查究竟。然而,音响系统的组成部分往往被忽略了房间
然后,就是因为系统的问题,出现了alma兄后面所说泛音、低音的表现问题。这不是CD制作的缺失,而是系统还未还原好CD里的讯号而已,即尚未达到hifi,哈哈!随便说说,说错了请多多包涵。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 23:07:00 发表
请兄台指点一下本菜鸟,能达到音乐厅现场声音素质的系统是哪些呢?

alma兄,“指点”不敢,大家都是168的网友,不妨理性讨论一下:
1、音乐厅现场声音是原始声源,并不是重播的声音,整体声音的效果与音乐厅的声学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乐队在不同音乐厅演奏同一首乐曲,效果不一样。
2、CD录制的声源,通过音乐厅现场拾音,这个过程有多支麦克风进行收录,而后进行混音,录音师将对拾录的讯号进行缩混,尽量达到音乐厅的效果,这效果就是音乐厅现场的混响时间。那就是说,CD里的乐曲已具备了应有的混响时间。
3、当系统重播CD的乐曲时,(注意:这个系统包括聆听空间),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乐曲里的混响时间长的话,可以听到真实的乐曲吗?反过来,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CD乐曲的混响时间短时,系统就完全重播乐曲的效果。
TOP
3#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 18:47:00 发表
第一点,没有疑问。
第二点,应该说CD里面有一定的混响,但是是否能与音乐厅的比,我觉得不大容易做到的。
第三点,-------


我的疑问是,这种强吸音的做法,就是将系统完全变成了2个点声源,这如何反映音乐厅中面声源的效果?


第一点,谢谢你的认同
第二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CD卖几百元,有些却只卖一百几十,差别就在这里。
第三点,可以这样理解:当系统重播乐曲时,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乐曲的长,实际听感其实是乐曲原有的效果叠加上聆听环境的混响效果,当然不是CD里录制的效果,听感自然大打折扣;反过来,聆听环境的混响时间比乐曲的短,乐曲原有的效果在重播时没有聆听环境的混响叠加,听到的就是乐曲原有的效果。
至于alma兄的疑问,似乎混淆了一点:音乐厅中面声源的效果是录制在CD里的讯号,而音响系统重播的是CD里的讯号,至于点声源发声是系统的重播方式,这是两个范畴的概念呀!
此外,alma兄这句“这种强吸音的做法,就是将系统完全变成了2个点声源,”对立体声的理解有误,立体声是靠两个音箱发声营造的,说成2个点声源只可以是单声道而言,这里涉及到立体声的范畴了。
TOP
4#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 22:50:00 发表
我是说强吸音会将喇叭变成类似于点声源。当然这是我的疑问,因为我没有在强吸音的房间里听过音乐,所以有此一问。
声音为什么美,是因为声音的衍射与反射等使声音变得更加丰满。以我粗浅的认识,好像没有哪家公司的听音室是强吸音的。所以松老师的这个论点非常具有挑战性,如果成立估计可以改写很多教科书。


我还有一个疑问,CD音源其实不能包含音乐厅的全部信息,是压缩过的。松老师论题成立需要有这个基本前提:CD音源已经包含了(或是接近包含)音乐厅的全部信息,而这对CD来说,也是不可能的。CD确实包含了一定的混响,但这不能与音乐厅的混响时间相提并论。另外,唱片制作人发行唱片时,他想他唱片的听众听唱片是在一个普通听音室还是一个强吸音听音室呢?


alma兄,小型听音室进行强吸音声学处理其实教科书一直宣扬着的理论,只不过没有详细解剖实际应用而被忽略而已。音响涉及很多学科知识,数学、物理、生理、音乐等等,太复杂!我们作为发烧友,只是爱好享受音乐而已,没必要深入研究,但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容易被忽悠蒙骗,少走弯路。
呵呵,我觉得alma兄无需怀疑CD音源的制作水平,以当今的录音技术水平,CD的效果可以比音乐厅现场的好,现场存在很多瑕疵、杂音,这些不好的东西都不会被录入CD里。现场聆听时,这些瑕疵一瞬即逝,对聆听者影响不大,但如果存在于CD里将会被不断重播,瑕疵这么重复地播放,乐曲就不美了,所以,专业的唱片制作者只会把美的东西收录在CD里。听不到效果,(又回到我第一个回复的贴子内容)是音响系统没有完全重播乐曲的信息。
关于乐曲的混响,其实就是表现音乐空间、舞台、乐器的大小比例的数据,加大混响时间,结像空间将呈现很大,反之,变小。这是混音师在对乐曲进行缩混时控制的。有些发烧碟片,二胡的声像大小堪比琵琶还要大,问题就是缩混的混响时间不合理而导致结像大。乐器有各自的大小比例,在制作唱片时通过对各种乐器声音分别调整不同的混响时间,而营造声场里各种乐器的比例大小。如何做到比例合适,那就是唱片制作人的水平表现咯。这里涉及很多录音制作的专业知识,我不太懂,只了解其中的一些原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