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里的螃蟹好吃否——辣评新德克二十周年转盘解码(P1听感p5重... [复制链接]

1#

呵呵,残剑兄的帖子很好,对密度的阐述很表赞同。感觉平衡的密度感是全频段的,而不是强调某一频段的。不过更想听听你对男高音唱腔的理解和器材重播的理解。个人就是迷上了卡鲁索,莫纳科,多明戈,魏松,程志,李双江等才上了音响的贼船,目前感觉还没有一套器材能够完整的表现好男高音胸腔共鸣的厚实感,还有头腔的金属声,英雄男高音声音的能量感,也就是形似而已,都很难完整的再现啊。我记得以前北音论坛有一个帖子讨论“关闭”唱法,就是声音集中的唱法。你说这种声音一定是在气息的控制流动下的高信息量的“集中”,可以理解为在共鸣腔体都打开的情况下,共鸣声都聚焦在一点,就是我们说的声音安放在口中的位置,通过这一点把气息和声音集中“透”出来的意思嘛?你个人喜欢把这个共鸣焦点放在哪个位置,可否赐教?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7/13 23:17:5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残剑兄追求的“密度”是各频段具备一定的素质平衡的声音上,再表现出高信息量的“密度”,只是各人追求的调音方向不同而已。相对而言,追求密度,已经涵盖了高中低频,声场,分离度等等个别的指标,是总体表现最后的一个综合,是更高的要求。似乎没有必要冠以某某党命名吧。
TOP
3#

关于比特率和取样频率的论述,我比较赞同小白的观点: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57568&page=1&authorid=61
TOP
4#

呵呵,感觉听音取向这个问题,就跟人的成长一样。我们小的时候不可能穿大人的衣服。听音风格的确立和成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跟人的思想一样的,20岁不可能跟60岁的人做事风格行为一样的。发烧友在成长的过程中,涉猎的音乐范围会越来越广,(流行,古典,民乐,JAZZ,new age 等等),随着对音乐理解的越来越深入和越广泛,会对器材和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或者风格会有变化,所以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子,区别只是这只“脚”会不断的成长和变化而已。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你就可以理解烧友进进出出器材的原因和道理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