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咋叫还原现场声,设计师和烧友们全都在盲人摸象 [复制链接]

查看: 67864|回复: 403
1#

欢迎到凌总的微博和他直接讨论,这样你的意见他都能看得到.发在这里他不一定能看到: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2/28 11:00:4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凌总半小时前刚发表的微博:

我的思路一直都是围绕音乐灵魂----旋律。音响系统除了要减少电学失真还要减少音程失真。一张非常有音乐味的唱片在你的音响系统放音却呆板讲直,这是什么?这就是音程上的失真,分不出音高不同产生的旋律起伏,我们通常称为没有旋律感。
TOP
3#

凌总一个小时前的微博:

我的结论来自我十多年对上千张古典唱片的听音和记录以及上百次的现场音乐会感受。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我听过的效果跟在这个场地录音的不同品牌不同录音师的唱片完全相同。柏林和维也纳音乐厅就是天王老子来录音也还是那个闷声音。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还原现场的真实音色和灵魂,绝对不会有错的。
TOP
4#

看来凌总看到了这个帖子了,这是他10.24分发表的微博讨论和回应:

网上有人指名道姓要我承认新德克的错误设计思想,问怎么还原唱片的真实性。看来此人是爱动脑筋的,但他没来看我的微博。我回答是,唱片最多也就是真实了记录了现场的信息,它只是个载体。你不可能把会议室录制成国家大剧院的效果,因此不同唱片公司和不同的录音师在同一个地方录音的效果差别不大。
TOP
5#

老凌设计的产品特别是作品,其实核心还是追求乐感的再现,越到高端越充分.其中频饱满润泽,舒展优美,高低端不是特别追求夸张的表现,但细听并不缺少,透明度上不追求白炽化的光白,而是温熙的,和顺的,自然的,接近于现场的表现.

能听懂老凌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积累以及对音乐现场的感悟的.这方面缺少的人,往往听不出凌总作品的道道.而会去喜欢欧博,德颂等产品.不是说那些产品不好,道不同也,声也不同,喜也不同.好器材需要知音,爱乐者也需要适合和能满足他的器材.很多人一辈子也没遇上合适的,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和喜欢的是什么.
TOP
6#

原帖由 三色剑 于 2011-2-22 12:57:00 发表
完全同意胡兄的观点,文中我也说完全赞同凌总对音乐的理解和重播理解。但是,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录音师录出的不同唱片,播放出来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风格,如同器材成了一个模子,啥面放进去都能压出外表一样的饼子。这种情况只能是器材的问题,与cd片有何关系呢?


器材的风格和唱片的信息是两回事,怎么可能播出来都是没有区别,完全一样的呢?没人这么说过.
TOP
7#

凡经过者必留下痕迹,一个乐团在不同的音乐厅演奏会因为空间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声音.同样,一张唱片在不同的系统中播放,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起作用的.

所以,不要虚空地提什么绝对的如实还原.一套系统最终的声音是各个环节的作用的叠加.
TOP
8#

三色剑用的是什么器材?全套老于的艺术家?
TOP
9#

原帖由 三色剑 于 2011-2-22 15:07:00 发表
呵呵,你多虑了,我啥器材都没有,龙城佳人和小丫知道的。目前还在学习研究状态,等条件具备了就上。如果新德克真能在现有音乐性的基础上补上音响性的瘸腿,真正实现音乐性和音响性完美结合,我就上新德克全套。


你也是常州的?周六的活动来了吗?按你的思路,上全套的老于作品应该是最靠谱啊.

凌总的产品风格已经形成,要他按你的想法大变身恐怕也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