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款TS单晶线材组合在多套系统上听感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 36919|回复: 142
1#

回复:▓▓▓新款顶级单晶线材组合在多套系统上听感报告

已联系了老鹰兄今天下午去他家听一下这款信号线。看看相位兄近期的功力如何:)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新款顶级单晶线材组合在多套系统上听感报告

昨天到老鹰家听了相位兄的新信号线和带盒子的喇叭线,同时还拿了几付比较有口碑的diy线去做了简单的对比,总的来说这次的新作品声音的质感有了明显的提升,中高频段有了不错润度。同时保持了不错的解析力,整体细节呈现的较为充分细致。高频比较有光泽感,因而显出了一些华丽的音色。而低频的质感、延伸保持了之前咸菜的较高水准。总的来说几个月前的版本在保持不错的2段延伸同时,全频段能量分布上比较匀称。整体声音比较顺畅而规整。

   说到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是在声音的整体宽松度上还有欠缺。也明显感觉火气和涩感还未完全消退。据老鹰兄说咸菜煲了20小时左右,个人认为应该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相位兄曾说单晶铜信号线10几个小时就能保开。但从个人经验来看,信号线起码要40小时左右才能基本煲开,而这种带盒子的喇叭线没有150小时以上也是不够的。所以,我建议老鹰兄继续耐心煲线,等火候差不多时,是否获得最难得的宽松度,这才是最终检验这款线材是否具有高价咸菜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TOP
3#

回复: ▓▓▓新款顶级单晶线材组合在多套系统上听感报告

原帖由 wzwchina 于 2007-12-27 17:46:00 发表
是的,喇叭线平衡,力度好,通透,高解析力,华丽.我已很喜欢这对只煲了5个小时的喇叭线了.全胜以前的C2喇叭线.等空些的时候,会和AUDIO NOTE SPE喇叭线PK.



   我发现坛子里的DX很喜欢器材、线材之间的pk。当然我在几年前也曾经对这种pk乐此不疲。后来随着对发烧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觉得这种pk的意义实在不大。每个器材,每种线材都有其自身的声音风格。除非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之间可以用pk决出优劣胜负外,不同品牌的器材声音可比性实在不大!大家能说丹拿和ATC同级别的箱子哪个比哪个好多少吗?这种争论也是无意义的。只能说风格不同罢了。反过来说线材,很多杂志文章中在线材试听评测时(尤其是国产线材或新线材推广中),总喜欢拿某几款名线作pk,然后说某某方面(解析力,动态之类的)胜过名线,而在什么韵味、宽松度之类的地方有所不足。其实这些话等于没说!因为高端线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持极好的平衡度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声底,能保持诸多hifi要素达到相当水准的同时要做到这点本身就是非常难的!那种品牌独有声底和韵味也恰恰是一款线材最值钱的地方所在。因为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系统中起到很好的搭配互补,从而满足不同口味群体的要求。

     我现在在试听线材时也会与其他线材对比试听,但仅仅是通过对比来对线材的声音风格有个更清楚的了解。因为不可能存在着绝对的胜负而言(除非是档次相差巨大的线材)。关键是听者自己的喜好和需要了。所以,我认为胜负pk之类的对比还是要谨慎而三思。言辞间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有误导初哥和卖弄广告之嫌。
TOP
4#

回复: ▓▓▓新款顶级单晶线材组合在多套系统上听感报告

原帖由 shypkjyhz 于 2007-12-28 22:28:00 发表
请问相位兄,这款信号线是用在前端(CD到前级)好还是后段(前级到后级)好?我的前端线材是AQ的黑豹(电池版),后端是VDH的Integration。用在我系统的后端是否有较大的改善。
另外我觉得喇叭线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


  老兄,建议你还是把自己所用的系统列出来,咸菜关键在于搭配。如果风格上不搭调的话2万块钱的线也不会起到什么好作用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