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查看:
10297
|
回复:
74
LP并非HI-FI产品,更与HI-END产品扯不上边!
[复制链接]
查看:
10297
|
回复:
74
发送短消息
UID
7754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红叶舞秋香
红叶舞秋香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5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2-05
红叶舞秋香
论坛发烧友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1-06 19:50
|
显示全部
再提几个小意见——:) (谁叫我是工科出身)
1。惯性是给予一个物体而言的,力本身没有惯性这种说法。所以第一点——无法理解。
2。现代工艺下面的唱针材料选择的时候(例如-钻石)用的是和黑胶碟相同极性的材料,两者之间是不会产生静电的。就算有静电灰尘,那么同样的CD上也有可能出现,而且CD的面积小,理论上同样大的灰尘CD的影响更大。
3。这一点,无法回避,LP的确有这个毛病。磨损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加大。
4。这一点,就完全错了,好像谁已经说明了,我就不再多嘴了。
5。首先唱针不运动,是静止的。再有,物理学中完全没有离心力这种说法。圆周运动的时候只有向心力和惯性。而且对于黑胶碟而言,在转的时候由于惯性产生的变形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这种变形对于每一点都是一样的。
6。的确,唱针的线速度是一直在变。这一点极具物理常用语知识。但是要知道,黑胶碟在灌制的时候也是依照这个线速度灌制出来的。所以——虽然LP是模拟灌制,模拟输出的,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模拟,是连续的信号。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依靠的是声波的连续波动传播的。也是模拟的。
当然,楼主是堂堂的博士后,我只不过是一个无级别的小字辈,不用计较的。:)
当年在北大的时候,身为博士的胡适不是也没有理会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提出的问题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754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红叶舞秋香
红叶舞秋香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5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2-05
红叶舞秋香
论坛发烧友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1-06 19:22
|
显示全部
凝听过现场小提琴独奏的就知道。LP在这个方面要明显胜出CD。虽然有一些音箱的音色很美——但那也只是数码美化的效果。
当然不可否认——LP有自己的弱点——而且是无法克服的弱点。但是也不可以全盘否认啊。我非常喜欢《梁祝》,所以一直保留了一架老古董——当然也只有这么一张黑胶碟——实在是太难买到了。抗婚、梁山伯死的那几段,当然表现的有一些含糊——但是十八相送、化蝶等等却不是CD机能比拟的。
当然……新手+穷人我用的是ROTEL971的机,而且也没有听过更好的机子对这张碟的表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754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红叶舞秋香
红叶舞秋香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5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12-05
红叶舞秋香
论坛发烧友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1-06 14:58
|
显示全部
呵呵,如果这么说的话
——CD也好,DVD-Audio也罢,都是把连续正弦的音频信号分割成无数的台阶数码数据(2的16次方也好2的24次方也好)再记录成数码数据,再由激光头读出——送给解码器输出。在这其中——无数的细节早已经消失。单就这一点怎么谈Hi—Fi。(以上基于你的观点来说)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